神效護心散

神效護心散

SHEN XIAO HU X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中性 (1.06)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10%
肺經 10%
脾經 10%
心包經 5%
小腸經 5%
心經 5%
三焦經 5%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神效護心散」中包含白僵蠶,其主要原因為白僵蠶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

白僵蠶性寒,味辛,歸肝、脾經,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並能止痛消腫。對於心血管疾病,白僵蠶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心絞痛、胸悶等症狀,並能預防血栓形成,保護心臟。

因此,白僵蠶在「神效護心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改善心血管疾病的症狀,促進心臟健康。

神效護心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含有穿山甲作為重要的組成成分。穿山甲在中醫中被視為具有特別的藥用價值,主要用於補心安神,活血化瘀。它的作用主要是通過促進血液循環來改善心臟功能,這對於一些心臟病患者或者心情抑鬱的人羣特別有益。

此外,穿山甲的鱗片富含角質蛋白,傳統上認為可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助於調節心臟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其性味甘鹹,微寒,能夠滋陰潤燥,適合用於陰虧心虛引起的心煩意亂或失眠等症狀。在神效護心散中,穿山甲的特性與其他草藥成分相互配合,形成協同的效果,促進心血管健康,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然而,需注意的是,因為穿山甲是野生動物,其採集受到嚴格保護,應該遵循法律法規,提倡使用可持續的替代品。

「神效護心散」方劑中含有「大黃」,此乃因大黃具有瀉熱通便、清心涼血之效。

大黃的特性:

  • 瀉熱通便:大黃苦寒,能瀉熱通便,清除腸道積熱,有助於改善心火亢盛、心煩不寧等症狀。
  • 清心涼血:大黃能清熱涼血,可治療心熱煩躁、心悸失眠等症狀。

方劑中加入大黃的作用:

「神效護心散」主要用於治療心熱煩躁、心悸失眠、口舌生瘡等症狀。大黃在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通便的作用,可有效緩解上述症狀,達到護心安神之效。

神效護心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方精妙,旨在調理心血,強化心臟功能。其中豬牙皂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其應用自有深意。豬牙皂,性辛鹹溫,入心、肝經,具有豁痰、利水、通絡之功。在神效護心散中,豬牙皂主要發揮其豁痰開竅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血瘀阻,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對心臟起到保護作用。此外,豬牙皂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加協調全面。在臨床應用上,神效護心散常被用於治療心悸、胸悶、冠心病等心臟疾病,豬牙皂的存在無疑是增強了該方劑的綜合治療效果。

「神效護心散」方劑中包含「木鱉子」,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有助於心臟保健:

  1. 活血化瘀: 木鱉子性寒,味苦,入心經,能活血化瘀,改善心脈瘀阻,緩解心絞痛、心悸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木鱉子具消腫止痛之效,可緩解因心臟病引起的心胸疼痛、腫脹等不適。

此外,木鱉子還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的功效,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亦有益處。然而,使用木鱉子需謹慎,需遵醫囑,避免過量服用,以免產生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護心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疔毒攻心,惡心不食,并一切腫毒」,具體應用於:

  1. 疔毒內陷:疔瘡火毒熾盛,邪毒內攻心包,出現煩躁、嘔惡、神昏等危候。
  2. 腫毒初起:癰疽發背、無名腫毒尚未成膿時,可消散毒邪,防止病情惡化。
  3. 護心防變:通過藥力阻斷毒邪上攻心脈,避免「走黃」(敗血症)之險證。

古代醫家認為,疔毒兇險,易傷心血,此方以「護心」為名,強調其截斷病勢、保護心神之效。


二、組成及治療原理分析

方中五藥均等分,合為散劑,以熱酒送服,取其辛散溫通、助藥力直達病所。各藥協同作用如下:

  1. 僵蠶(白僵蠶):

    • 功效:祛風化痰、散結解毒。
    • 方義:疔毒多伴風熱痰瘀,僵蠶能通絡散結,尤善治頭面癰腫。
  2. 穿山甲(山甲):

    • 功效:活血消癥、潰堅排膿。
    • 方義:性善走窜,穿透力強,可引諸藥直透毒根,促使腫毒消散或膿成外潰。
  3. 大黃

    • 功效:瀉火解毒、逐瘀通下。
    • 方義:從二便分消毒熱,防止熱毒內結;兼能活血,改善局部瘀滯。
  4. 牙皂(皂莢):

    • 功效:辛散開竅、祛痰消腫。
    • 方義:其性銳利,能開泄腠理,助排毒外出;痰消則毒無所附。
  5. 木鱉子(炒製去毒):

    • 功效:攻毒散結、消腫止痛。
    • 方義:專治瘡瘍腫毒,炒製後減其毒性,保留消腫之力。

配伍邏輯

  • 攻毒為主:山甲、木鱉子直搗毒根;大黃釜底抽薪。
  • 散結為輔:僵蠶、牙皂開痰結、通經絡,使毒無留滯。
  • 酒行藥勢:熱酒助藥性迅疾布散,尤適於急症。

治療原理

  1. 截毒防內陷:通過瀉下(大黃)、透散(山甲、牙皂)雙向分消毒邪,阻斷其攻心之路。
  2. 痰瘀並治:疔毒多夾痰瘀,僵蠶化痰、山甲活血,標本兼顧。
  3. 未成可散:針對腫毒初起,氣血未大虛時,以峻藥速攻,避免膿成傷正。

此方體現「急證當峻攻」的治法,符合中醫「治未病」思想,於毒邪未深時截斷病勢。

傳統服藥法


僵蠶、山甲、大黃、牙皂(去皮弦)、木鱉(炒焦,去毛,土炒)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1錢,熱酒送下。如嘔出再服。待藥存住,則毒不攻心,一切腫毒未成可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服用本方時應注意適量,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護心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二。 組成:僵蠶、山甲、大黃、牙皂(去皮弦)、木鱉(炒焦,去毛,土炒)各等分。 主治:疔毒攻心,惡心不食,並一切腫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