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三合保胎丸

集成三合保胎丸

JI CHENG SAN HE BAO TA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胃經 17%
脾經 17%
腎經 14%
肺經 11%
心經 10%
膽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胃止嘔: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逆。孕婦懷孕初期,常出現妊娠反應,如噁心嘔吐,砂仁可溫和胃氣,緩解孕吐,幫助孕婦進食,維持營養供應。
  2. 理氣止痛: 砂仁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孕婦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尤其是胎動不安、小腹墜脹等症狀,有助於穩定胎兒,保胎安胎。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和胃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胃止嘔的功效。孕婦常有妊娠嘔吐的症狀,生薑可溫暖脾胃,緩解噁心嘔吐,起到安胎的作用。

2. 散寒止痛: 生薑亦能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胎動不安、小腹疼痛等症狀,生薑可以起到驅寒止痛的功效,幫助保胎。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使用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藥性: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能滋陰養血,清熱涼血。孕婦常因氣血不足或陰虛火旺而導致胎動不安、胎位不正等問題,生地黃可以滋陰降火,改善孕婦體質,穩定胎兒。
  2. 補腎固胎: 生地黃亦有補腎益精之效,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腎氣充足則胎兒穩固。孕婦腎虛易出現胎盤功能不全、胎兒發育遲緩等情況,生地黃可補腎氣,促進胎兒發育,保障孕期安全。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當歸,乃因其藥性溫和,具有多重功效,有助於保胎安胎。

首先,當歸可補血養血,改善孕婦體虛乏力,氣血不足,從而增強胎兒的營養供應,促進胎兒生長發育。

其次,當歸可活血化瘀,疏通血脈,改善子宮血液循環,防止胎盤老化、胎兒宮內缺氧等情況。

此外,當歸可安胎止痛,緩解孕婦妊娠期間的腹痛、腰痠等不適,穩定胎兒狀態,預防流產。

總之,當歸的藥用價值使其成為「集成三合保胎丸」的關鍵組成部分,有助於孕婦安全度過妊娠期。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孕婦常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導致胎氣不固,白朮能補益脾胃,增強氣血,從根本上改善孕婦體質,有助於安胎保胎。
  2. 固攝胎氣,防止滑胎:白朮能固攝胎氣,防止滑胎。懷孕期間,胎兒逐漸長大,對母體的消耗也越來越大,容易導致氣血虛弱,胎氣不固,出現滑胎的現象。白朮能補益脾胃,促進氣血生化,固攝胎氣,減少滑胎的風險。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孕期女性容易出現胎熱、陰虛等症狀,黃芩可以清熱降火,緩解孕期不適,保護胎兒。
  2. 安胎止嘔: 黃芩可解表散寒,還能止嘔止瀉。孕期嘔吐是常見症狀,黃芩可以止嘔,幫助孕婦緩解孕吐,穩定胎兒。

總體而言,黃芩在「集成三合保胎丸」中起到清熱解毒、安胎止嘔的作用,幫助孕婦安胎保胎,保障母嬰健康。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加入杜仲,主要是基於其補腎固胎的功效。杜仲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

對於孕婦而言,杜仲可以補益腎氣,固攝胎元,防止胎動不安、滑胎等情況。此外,杜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流,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杜仲成為「集成三合保胎丸」的重要組成成分,為孕婦提供必要的腎氣支持,確保胎兒安全。

集成三合保胎丸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安胎: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崩漏的功效。對於因腎氣虛弱、衝任不固而導致的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續斷可補益腎氣,固攝胎元,達到安胎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續斷兼具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血液供應,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同時,對於因血瘀阻滯導致的胎盤附著不穩、胎兒發育遲緩等問題,續斷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集成三合保胎丸的主治為「素慣堕胎」(習慣性流產),其設計核心在於調理母體氣血、固攝衝任,以安定胎元。古代醫家認為,習慣性流產多因先天不足、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衝任不固所致,故方中以補益肝腎、健脾養血、清熱安胎為三大方向,標本兼顧。


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滋養肝腎,固本安胎

  • 大懷地(熟地黃)(12兩):
    以砂仁、老薑同煮,既增強補血滋陰之效,又防滋膩礙胃。熟地為「補腎填精」要藥,肝腎充足則胎元得固。
  • 棉杜仲(12兩,鹽炒)、川續斷(12兩,酒炒):
    二者均入肝腎,補肝腎、強筋骨,續斷兼能「絡續胎氣」,杜仲「止小產,壯胎息」,鹽炒引藥入腎,酒炒增強活血通絡之效。

2. 臣藥:健脾養血,活血調衝

  • 大當歸(12兩,酒洗):
    補血活血,酒製後溫通血脈,使補而不滯,符合「胎前宜涼,產後宜溫」之變通原則。
  • 漂白朮(12兩,土炒):
    土炒健脾益氣,黃土(灶心土)兼能溫中止血,針對「氣虛胎漏」;白朮為「安胎聖藥」,與黃芩配伍(一溫一涼)奠定「健脾清熱安胎」基礎。

3. 佐藥:清熱安胎,調和陰陽

  • 實條芩(6兩,酒炒):
    黃芩苦寒清熱,酒炒緩其寒性,專清胎熱。古人云「黃芩、白朮為安胎妙藥」,尤其適合「血熱胎動」。
  • 加減設計
    • 孕婦「肥白氣虛」加白朮,強化健脾;
    • 「黑瘦性躁」加黃芩,增強清熱,反映個體化辨證思路。

4. 使藥與調和

  • 砂仁、老薑
    煮地黃時加入,既醒脾和胃,又製地黃之滯,間接助藥力吸收。
  • 煉蜜為丸
    緩和藥性,兼補中益氣,配合鹽湯(引藥入腎)、酒送(溫通血脈),早晚分服以持續藥效。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融合「補、清、固」三法:

  1. 補肝腎:熟地、杜仲、續斷填精固本,奠定胎元根基;
  2. 健脾血:當歸、白朮益氣養血,衝任得養則胎有所載;
  3. 清熱固胎:黃芩清血熱,防虛火擾動胎元。

全方結構嚴謹,標本兼顧,既遵循「腎主生殖」的基本理論,又結合「氣血為胎養之源」的臨床經驗,通過調理母體內環境,達到「任通衝盛,胎自安穩」之效。

傳統服藥法


大懷地12兩(用砂仁3兩,老薑3兩,同地黃入砂鍋內,先以淨水煮兩晝夜,俟地黃將爛,始人好酒煮之,總以地黃糜爛為度,將酒煮於取起,揀去砂仁,薑片不用,將地黃搗膏聽用),大當歸(去頭尾,取身切片)12兩(以好酒洗過,曬乾聽用),漂白朮(取淨乾片)12兩(以黃土研碎拌炒極黃取起,篩去土孕婦肥白者氣虛,加2兩),實條芩(枯飄者不用,取小實者切片)6兩(酒炒3次,孕婦黑瘦者加1兩,性躁者2兩),棉杜仲(切片)12兩(鹽水拌炒,以絲斷為度),川續斷(切片)12兩(酒炒)。
至怯者,加人參。
上將後五味和為一處,火焙乾燥,石磨磨細末,篩過。以前地黃膏和勻,少加煉蜜,入石臼內,搗千餘杵,為丸如綠豆大。
每早鹽湯送3錢,晚臨臥酒送3錢。每日如此,不可間斷。孕婦素怯者,須兩料亦可。自1月服起,過7個月方保無虞。
三月內切忌房勞惱怒,犯之必墮。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固胎止崩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集成三合保胎丸, 出處:《幼幼集成》卷一。 組成:大懷地12兩(用砂仁3兩,老薑3兩,同地黃入砂鍋內,先以淨水煮兩晝夜,俟地黃將爛,始入好酒煮之,總以地黃糜爛爲度,將酒煮于取起,揀去砂仁,薑片不用,將地黃搗膏聽用),大當歸(去頭尾,取身切片)12兩(以好酒洗過,曬乾聽用),漂白朮(取淨乾片)12兩(以黃土研碎拌炒極黃取起,篩去土,孕婦肥白者氣虛,加2兩),實條芩(枯飄者不用,取小實者切片)6兩(酒炒3次,孕婦黑瘦者加1兩,性躁者2兩),棉杜仲(切片)12兩(鹽水拌炒,以絲斷爲度),川續斷(切片)12兩(酒炒)。 主治:素慣墮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