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砂仁,主要是利用其溫脾止嘔和理氣和胃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氣滯血瘀等症狀,導致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孕吐反應。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有助於緩解孕婦的胃寒、胃氣不舒,達到止嘔的效果,同時也能增進食慾,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有利於胎兒的營養供給。
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止嘔止吐: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吐的功效。懷孕初期,孕婦體質較為虛弱,容易受寒,導致胃寒嘔吐,影響胎兒的穩定。生薑能溫暖脾胃,散寒止嘔,有效緩解孕婦的妊娠反應。
- 行氣活血,利於胎兒生長: 生薑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利於營養物質的輸送,為胎兒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同時,生薑還能改善子宮血液循環,有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
三合保胎丸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源於其滋陰涼血、養血安胎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苦寒,入心、肝、腎經,能滋陰養血、清熱涼血。孕婦常因體虛、血熱而導致胎兒不穩,生地黃能滋養陰血,清熱涼血,緩解孕婦體內熱燥之症,從而達到安胎保胎的作用。此外,生地黃還能滋養心血,安定心神,有助於孕婦情緒穩定,避免因精神緊張而影響胎兒發育。
三合保胎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藥理作用:
- 補血活血,養血安胎: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孕婦常因氣血不足而胎兒不穩,當歸可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防止流產。
- 潤燥滑腸,緩解孕期便祕:孕期容易便祕,而當歸可潤燥滑腸,有助於改善腸道功能,緩解孕婦便祕,避免因便祕引起腹痛、胎兒不安等情況。
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基於其補脾益氣、固攝胎元的作用。
白朮味甘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孕婦懷孕期間,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容易出現胎兒不穩,容易流產等情況。白朮可以補脾益氣,固攝胎元,使胎兒穩固,預防流產。此外,白朮還能改善孕婦脾虛濕困所致的妊娠嘔吐、腹瀉等症狀,有利於母體健康,進而保障胎兒的正常發育。
三合保胎丸中加入黃芩,主要是為了 清熱解毒,安胎止嘔。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孕婦若懷孕期間出現胎熱、胎動不安、嘔吐等症狀,黃芩可清熱降火,安胎止嘔,有助於穩定胎兒狀態,避免胎兒流產。此外,黃芩還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生長,預防感染,保障母體健康。
三合保胎丸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固胎:杜仲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懷孕期間,胎兒需要從母體獲得充足的營養,而腎氣充沛才能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杜仲能補益腎氣,有助於胎兒的發育和穩定,防止流產。
- 安胎止漏:杜仲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收斂腎氣,防止胎漏,穩定胎位。懷孕期間,胎兒不穩容易導致流產,杜仲能有效安胎,防止胎兒滑脫。
三合保胎丸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固腎安胎: 續斷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崩漏的功效。孕婦若腎虛氣弱,則易出現胎動不安、小腹墜脹等症狀,續斷能補益腎氣,固攝胎兒,安定胎位,避免流產。
- 活血化瘀: 續斷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子宮血液循環,促進胎兒生長發育,同時也能減少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胎盤瘀血,有助於預防早產和胎兒宮內窘迫。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合保胎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素慣堕胎者」,即針對體質虛弱、易流產或習慣性流產(滑胎)之孕婦。其設計目標為:
- 固本安胎:通過補益氣血、強健腎氣,穩定胎元。
- 調節體質:根據孕婦體質加減(肥白氣虛者重用白朮,黑瘦性躁者增條芩),以平衡陰陽氣血。
- 長期調養:強調自妊娠首月服至七月,需連續用藥,反映其「緩補漸固」之思路。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核心
補血養陰:
- 大懷地黃(酒製):滋陰補血,為養胎要藥。以砂仁、老薑同煮,防其滋膩礙胃。
- 當歸(酒洗):活血補血,潤而不滞,與地黃共成養血基礎。
健脾益氣:
- 白朮(土炒):健脾燥濕,黃土炒增強補土之力,助氣血生化之源。
清熱安胎:
- 黃芩(酒炒):清胎熱,尤適「黑瘦性躁者」,符合「胎前宜清」之則。
補肝腎,強腰膝:
- 杜仲(鹽炒)、續斷(酒炒):補肝腎、強筋骨,鹽炒引藥入腎,酒炒通絡,維繫胞宮穩固。
(二)加減設計
- 肥白氣虛者加白朮:此類孕婦多痰濕氣弱,白朮健脾以運濕氣。
- 黑瘦者加黃芩:體質偏陰虛內熱,黃芩清熱以防熱擾胎元。
- 人參救怯:大補元氣,急固脫胎之危。
(三)製法與服法特點
- 地黃膏工藝:酒煮去寒性,砂仁、薑防滯,取其精華。
- 丸劑緩圖:以蜜和丸,早晚分服,鹽湯(引藥入腎)與酒(助藥行血)為引,持久見效。
三、中醫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契合「腎主生殖」「脾為氣血之本」理論:
- 補腎填精:地黃、杜仲、續斷滋養肝腎,奠定胎元根基。
- 調和肝脾:當歸、白朮、黃芩疏肝清熱、健脾化濕,解除流產潛因(如血虛、濕滯、內熱)。
- 動靜結合:當歸活血配地黃滋陰,防補而壅滯;黃芩清熱佐白朮健脾,寒溫互制。
總結:全方以「養血為體,健脾清熱為用」,標本兼顧,適應多種滑胎體質,體現中醫「因人制宜」之靈活思維。
傳統服藥法
大懷地12兩(用砂仁3兩,老薑3兩,將地黃入砂鍋內,先以淨水煮兩晝夜,俟地黃將爛,始入好酒煮之,總以地黃糜爛為度,將酒煮乾取起,揀去砂仁,薑滓不用,將地黃搗膏聽用),大當歸(去頭尾,取身切片)12兩(以好酒洗過,曬乾聽用),漂白朮(取淨乾片)12兩(以黃土研碎拌炒,極黃取起,篩去土。),實條芩(枯飄者不用,取小實者切片)6兩(酒炒三次),棉杜仲(切片)12兩(鹽水拌炒,以絲斷為度),川續斷(切片)12兩(酒炒)。
孕婦肥白氣虛者,再加白朮2兩;黑瘦者,再加條芩1兩,性躁者2兩;至怯者,加人參。
上將後5味和為一處,火焙乾燥,石磨磨細末,篩過,以前地黃膏和勻,少加煉蜜入石臼內,搗千餘杵為丸,如綠豆大。
每早鹽湯送下3錢,晚臨臥酒送下3錢,每日如此,不可間斷,孕婦素怯者,須兩料方可。自1月服起,過7個月方保無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三合保胎丸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三合保胎丸, 出處:《幼幼集成》卷一。 組成:大懷地12兩(用砂仁3兩,老薑3兩,將地黃入砂鍋內,先以淨水煮兩晝夜,俟地黃將爛,始入好酒煮之,總以地黃糜爛爲度,將酒煮乾取起,揀去砂仁,薑滓不用,將地黃搗膏聽用),大當歸(去頭尾,取身切片)12兩(以好酒洗過,曬乾聽用),漂白朮(取淨乾片)12兩(以黃土研碎拌炒,極黃取起,篩去土。),實條芩(枯飄者不用,取小實者切片)6兩(酒炒3次),棉杜仲(切片)12兩(鹽水拌炒,以絲斷爲度),川續斷(切片)12兩(酒炒)。 主治:素慣墮胎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