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廣澤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廣澤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熱津傷、咳嗽痰稠、口渴咽乾等症狀,而麥門冬的滋陰潤肺作用可以緩解肺熱,生津止渴,改善肺部燥熱,緩解咳嗽痰稠等症狀。
- 清熱解毒:麥門冬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輔助其他藥材清熱解毒,幫助機體抵禦病邪,減輕熱毒對肺部的損傷。
廣澤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生地黃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廣澤湯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抑制血熱妄行,達到止血的目的。
- 滋陰養血:生地黃滋陰養血,可改善因血熱損傷所致的陰虛血少,進一步促進血熱的消退,並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促進血液的生成,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廣澤湯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廣澤湯常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車前子可幫助利水消腫,使濕熱之邪隨小便排出。
-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肺熱、利咽喉,對於廣澤湯所治療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
因此,廣澤湯中加入車前子,可起到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
廣澤湯中加入劉寄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利膽,清熱解毒: 廣澤湯主治濕熱蘊結之黃疸,而劉寄奴性苦寒,入肝膽經,擅長疏肝利膽,清熱解毒,能有效去除肝膽濕熱,促進膽汁分泌,利於黃疸消退。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劉寄奴亦具活血化瘀之功效,可改善肝膽鬱結所致的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黃疸消退。
總之,劉寄奴在廣澤湯中發揮疏肝利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黃疸之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廣澤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大病之後,腎水竭,膀胱枯,不能小便」,屬陰虛水停之證。大病耗傷真陰,腎水枯涸,膀胱失濡,氣化失司,故見小便不利。此時非單純利水可解,需滋陰與利水並行,標本兼治。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麥冬(2兩)
- 歸肺、胃、心經,甘寒滋陰,潤肺生津。肺為水之上源,肺陰得補,可通調水道,助膀胱氣化。
- 重用至2兩,突顯其「增水行舟」之意,補腎水之上源以啟下焦。
生地(1兩)
- 甘苦寒,直入腎經,滋陰涼血,補腎水之枯竭。與麥冬協同,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從根本解決陰虛之因。
車前子(3錢)
- 甘寒滑利,利尿通淋,引熱下行。其性清輕,不傷陰液,契合「利水不傷陰」之旨,使水濕從小便而出。
劉寄奴(3錢)
- 辛散苦泄,傳統用於活血袪瘀、通經止痛。此方取其「通」性,破滯開結,助膀胱氣機流通,與車前子一溫一寒,共解水道之閉。
全方配伍思維
- 滋陰為本:麥冬、生地補肺腎之陰,針對「腎水竭」病機。
- 通利為標:車前子利水,劉寄奴通滯,解決「膀胱枯」之標證。
- 肺腎同治:肺陰得潤則水道通調,腎陰得充則膀胱自濡,符合「提壺揭蓋」之法。
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適用於陰虛夾濕、氣化不利之證,除小便困難外,或伴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虛之象。其特色在「補中寓通」,滋陰不礙濕,利水不傷正,體現中醫「津液同道」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麥冬2兩,生地1兩,車前子3錢,劉寄奴3錢。
益腎補肺,利水。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廣澤湯, 出處:《辨證錄》卷六。 組成:麥冬2兩,生地1兩,車前子3錢,劉寄奴3錢。 主治:益腎補肺,利水。主治:大病之後,腎水竭,膀胱枯,不能小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