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椒錠中加入橘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 理氣行氣,溫中止痛: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溫中止痛的功效。與桂枝、胡椒等藥物合用,可增強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二、 化痰止咳,消食健胃:橘皮還有化痰止咳、消食健胃的功效。與其他藥物配合,可緩解痰多咳嗽、食積不消等症狀,提高藥效。
桂椒錠中添加天門冬,主要是利用其 滋陰潤燥、養胃生津 的功效,協同其他藥材共同作用。
桂椒錠以溫熱驅寒為主,可能導致燥熱傷陰,而天門冬的滋陰作用,可以 緩解藥性燥烈,避免損傷津液,使藥物更溫和,減少副作用。同時,天門冬還能 滋養胃陰,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藥效的吸收和發揮。
因此,天門冬的加入,不僅調節了藥性,更增強了藥效,使桂椒錠的整體療效更加顯著。
中藥方劑[桂椒錠]的組成中,包含[肉桂],主要是因為肉桂具有溫中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肉桂能夠幫助緩解由寒邪引起的腹痛、經絡不通等症狀,改善血液循環。其溫暖的特性有助於提升方劑對於寒性病症的療效,特別是在冬季或寒冷氣候中效果顯著。肉桂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整體效果。
桂椒錠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助陽驅寒: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助陽驅寒的功效。桂椒錠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中焦,出現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乾薑的溫熱之力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從而緩解上述症狀。
- 配合桂皮、胡椒增強散寒止痛效果:桂皮、胡椒同樣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乾薑與二者相配伍,可增強散寒止痛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桂椒錠中加入胡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胡椒性溫,味辛辣,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效果。與桂枝、肉桂等溫性藥材搭配,能有效驅散體內寒氣,改善寒性體質引起的腹痛、腹瀉、肢冷等症狀。
- 助藥力:胡椒辛香,能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在桂椒錠中,胡椒的加入能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桂椒錠中包含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藥性與桂枝、胡椒相輔相成,共同作用於脾胃,溫暖脾胃陽氣,驅散寒邪,緩解胃寒、腹痛等症狀。
- 芳香健胃,增強藥效: 丁香氣味芳香,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藥效。此外,其揮發油成分還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預防藥材腐敗變質,延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桂椒錠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痰喘嗽,胸腹冷痛」,屬中醫「寒痰凝滯、中焦虛寒」之證。
- 痰喘嗽:因寒痰壅肺,肺氣不宣所致,症見咳嗽痰白、喘息氣逆,遇寒加劇。
- 胸腹冷痛:反映中焦陽虛(脾胃虛寒),陰寒內生,氣血凝滯不通,故見冷痛。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溫中散寒為主
- 桂皮、乾薑、胡椒、丁香:為方中核心溫熱藥群。
- 桂皮溫腎陽、通血脈;乾薑溫脾散寒;胡椒、丁香溫中降逆,四藥合用,直祛中下二焦寒邪,改善冷痛。
- 乾柿:甘平質潤,和藥制燥,與溫藥相配可防辛熱傷陰。
- 桂皮、乾薑、胡椒、丁香:為方中核心溫熱藥群。
化痰行氣為輔
- 橘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針對痰濕停滯,助肺胃氣機升降。
- 天門冬:性寒潤肺,看似與溫藥相悖,實則制衡全方燥性,兼潤肺止咳,防熱藥耗傷肺陰。
消滯解酒的特殊配伍
- 橘皮+丁香+胡椒:傳統認為能醒脾化濕、解酒毒,辛香之氣可化濁穢(如酒食積滯)。
- 乾柿搗泥作錠:其黏合特性易攜帶,且甘味緩和藥性,適合酒後或日常調理。
綜效推理:
全方以「辛溫通散」為主軸,溫散中焦寒濕、行氣化痰,佐以潤肺之品調和藥性。寒痰得溫則化,氣機得暢則痛止,中陽振奮則運化復常,痰喘與冷痛自除。
傳統服藥法
橘皮1兩5錢,天門冬1兩,桂皮5錢,乾薑2錢,胡椒2錢,丁香1錢。
補脾開胃,消滯溫中,解酒毒。
上為細末,乾柿百個(去核),同和搗為泥,作錠用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燥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椒錠, 出處:《濟眾新編》卷七。 組成:橘皮1兩5錢,天門冬1兩,桂皮5錢,乾薑2錢,胡椒2錢,丁香1錢。 主治:補脾開胃,消滯溫中,解酒毒。主治:痰喘嗽,胸腹冷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