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膏

QU H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熱性指數

37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腎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4%
心經 11%
肺經 11%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膽經 1%
脾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祛寒膏

整體功效

祛寒散寒,溫經通絡。

主治

風濕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由於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導致經絡不通,氣血不暢,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的疾病。祛寒膏具有祛寒散寒、溫經通絡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
  2. 中醫學大辭典》
  3. 中藥學

傳統服藥法


肉桂、白胡椒、細辛、乾薑、公丁香、生川烏、生草烏、甘松。
祛寒止痛。
上為細末,用蜂蜜調成膏劑,攤布上。
敷患處。

方劑組成解釋


祛寒膏由肉桂、胡椒、細辛、乾薑、丁香、烏頭、甘松等中藥組成。肉桂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胡椒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細辛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丁香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甘松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祛寒散寒、溫經通絡,緩解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寒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祛寒膏, 出處:《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組成:肉桂、白胡椒、細辛、乾薑、公丁香、生川烏、生草烏、甘松。 主治:祛寒止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四溫丹

相似度 66%

溫內玉抱肚

相似度 66%

逐寒蕩驚湯

相似度 66%

合掌膏

相似度 58%

外敷麻藥

相似度 57%

桂椒錠

相似度 57%

聖靈接骨丹

相似度 53%

茱萸烏頭湯

相似度 53%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