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碧玉膏

神仙碧玉膏

SHEN XIAN BI Y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7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腎經 21%
小腸經 16%
大腸經 16%
心經 9%
脾經 9%
肝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碧玉膏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輕粉性寒,能迅速滲透皮膚,直達病竈,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癬症等,具有顯著的消炎止癢、促進癒合作用。然而,輕粉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用藥,避免過量或長期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神仙碧玉膏」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2. 促進傷口癒合:乳香亦具有一定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其能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修復,對於外傷、燒傷、燙傷等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神仙碧玉膏」中加入乳香,旨在通過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及促進傷口癒合等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神仙碧玉膏中包含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含有樹脂成分,能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神仙碧玉膏多用於外傷治療,而沒藥的加入能加速傷口修復,減少疤痕形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碧玉膏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結毒潰爛臭穢」、「風臁瘡」(慢性下肢潰瘍)、「凍瘡」及皮肉損爛伴隨膿水淋漓、癢痛不癒之證,均屬濕熱腐蝕血肉,兼氣滯血瘀之病理。

  1. 結毒潰爛:古稱梅毒性潰瘍,多因毒邪聚積,血肉腐敗成膿,故見穢臭、疼痛難斂。
  2. 風臁瘡:濕熱下注,氣血瘀阻,瘡面久不癒合,與現代靜脈潰瘍相似。
  3. 凍瘡潰爛:寒凝血瘀化熱,局部破潰流膿,癢痛交作。

此膏針對「腐肉不脫、膿血不盡、新肌難生」之病理階段,以拔毒祛腐、活血生肌為核心。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輕粉(Hg₂Cl₂)+杭粉(鉛粉,鹼式碳酸鉛)

    • 為方中主藥,峻烈之汞、鉛化合物,傳統用於蝕腐殺蟲,直接破壞壞死組織,抑菌防腐。然其毒性強,需配伍緩和。
  2. 乳香、沒藥

    •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改善局部氣血瘀滯,助新血供養瘡面。
  3. 樟冰(樟腦)

    • 辛香走竄,能透皮引藥,兼止癢殺蟲,緩解濕瘡癢痛。
  4. 白佔(白蠟)+公豬油

    • 白蠟性收斂,合豬油為基底,既能潤膚護瘡,又可緩和輕粉、杭粉之刺激性,使藥效持久附著。
  5. 製法原理

    • 豬油與白蠟熔融為膏劑基質,確保藥物緩釋;「水內頓一時」使膏體冷凝定型,兼降低鉛汞毒性。
    • 外用前以蔥湯清洗,取其辛溫透邪解毒之性,增強局部氣血流通。

綜論治療方向
此方以「攻邪」為主,汞鉛蝕腐為核心,佐以活血透皮之品,適用於腐敗穢濁之重症潰瘍。然全方偏燥烈,若瘡面鮮紅灼熱、屬純陽實火者,或久病陰虛瘡口蒼白者,恐非所宜。其效在「去腐生新」,故用於瘡面「腐肉未盡」階段,待膿腐盡後,需轉用溫潤生肌之劑。

傳統服藥法


輕粉1兩,杭粉1兩,白佔5錢,乳香3錢,沒藥3錢,樟冰2錢。用公豬淨熟油5兩,同白佔熬化,傾入碗內,入上藥和勻,水內頓一時取起。
臨用抿腳挑膏,手心中捺化,攤油紙上,用蔥湯洗淨瘡,對患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碧玉膏, 出處:《外科正宗》卷三。 組成:輕粉1兩,杭粉1兩,白占5錢,乳香3錢,沒藥3錢,樟冰2錢。 主治:結毒潰爛臭穢,疼痛不斂,及風臁等瘡。凍風。皮肉損爛,膿水淋漓,癢痛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