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腎助火湯

暖腎助火湯

NUAN SHEN ZHU HU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揣摩有得集》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10.3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脾經 22%
肝經 16%
胃經 7%
肺經 7%
心經 6%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腎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暖腎助火湯中加入黨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氣,增強腎陽:黨參性甘溫,入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脾氣健旺,則氣血生化充足,能更好地滋養腎陽。因此,黨參有助於改善腎陽虛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等症狀。
  2. 扶正固本,助陽生火:腎陽不足,往往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襲。黨參能補益正氣,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更好地抵抗外邪,促進腎陽生發,達到溫腎助火的效果。

暖腎助火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補脾氣、燥脾濕,同時也具備溫腎陽的作用。腎陽不足,則脾陽亦虛,脾失健運,水濕內停,加重腎陽不足,形成惡性循環。白朮健脾益氣,能改善脾陽虛弱,促進水濕代謝,從而間接助腎陽。此外,白朮還能調理脾胃,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於整體提升腎陽虛的狀態。

「暖腎助火湯」方劑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益精: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腎養精的功效。對於腎陽虛弱、精氣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山藥能起到溫補腎陽、益精填髓的作用,與方劑的「暖腎助火」功效相輔相成。
  2. 健脾和胃:山藥亦可健脾和胃,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促進營養吸收。對於腎虛脾弱、消化不良者,山藥能改善脾胃功能,為腎陽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提升補腎效果。

「暖腎助火湯」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其溫腎助陽、補腎壯陽的功效。

巴戟天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益脾氣、祛風除濕的作用。其溫腎助陽之性,能溫暖腎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畏寒肢冷等症狀。

因此,在「暖腎助火湯」中加入巴戟天,可起到溫補腎陽、改善腎虛症狀的作用,進而達到暖腎助火的功效。

暖腎助火湯是以溫補腎陽為主的方劑,其中包含覆盆子是有其特定的原因。覆盆子(Raspberry)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具有補腎功能的藥材,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所引起的症狀。覆盆子的性味甘酸,入腎經,能夠幫助強化腎臟的功能,從而提高身體的內在火力,適合用於腎陽虛弱的人羣。

此外,覆盆子還有助於滋養精髓,強化生殖系統的健康。腎為藏精之所,精氣虧損會影響整體的健康狀態,覆盆子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不足。其補腎的特性,加上其他組成藥材共同作用,能有效調理腎臟功能,促進陽氣的升發,達到暖腎助火的目的。因此,在暖腎助火湯的方劑中,覆盆子起到了關鍵的輔助作用。

暖腎助火湯是一種針對腎陽虛弱的中藥方劑,其中的桑螵蛸在配方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桑螵蛸,又稱桑螵,是由螵蛸(即烏龜的卵殼)加工而成,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止帶的功效。中醫認為,腎主藏精,腎陽不足容易導致陽氣虛弱,進而影響到身體的生理功能。桑螵蛸能夠增強腎的功能,促進陽氣的回升,從而達到暖腎助火的效果。其獨特的成分和補益作用,使其在調理腎功能時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此外,桑螵蛸能夠改善人體的生殖健康,增強性能力,有助於提升整體的生活質量。因此,在暖腎助火湯中引入桑螵蛸,正是基於其調和腎陽、固精的藥用價值,以便更有效地達到治療效果。

暖腎助火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助火: 附子性熱,味辛,入腎、心、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腎陽不足易導致陽虛寒凝,出現腰膝冷痛、畏寒肢冷等症狀。附子溫腎陽,可以提升腎陽之火,改善陽虛寒凝狀態。
  2. 引藥入腎: 暖腎助火湯中的藥物多為溫補腎陽之品,附子性溫,可引導藥物深入腎臟,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溫補腎陽的作用。

「暖腎助火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其溫腎助陽、引火歸元的作用。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其溫陽散寒之力,可溫煦腎陽,促進腎氣的運行,改善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早洩等症狀。同時,肉桂還具有引火歸元的作用,可將腎陽之火引導回歸腎臟,增強腎臟的功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虛寒症狀。

因此,肉桂的加入有助於溫補腎陽,改善腎虛陽虛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暖腎助火的效果。

「暖腎助火湯」中加入芡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澀精: 芡實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有益腎固精之效。其富含蛋白質、澱粉等營養,可補益腎氣,減少腎精流失,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等症狀。
  2. 健脾益氣: 芡實亦具健脾益氣之效,可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腎脾相生,脾氣健運,則腎氣亦能得到充盈,更利於暖腎助火之效。

「暖腎助火湯」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腎壯陽: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狀,有較佳的改善效果。
  2. 溫腎助陽: 肉蓯蓉能溫腎助陽,促進腎氣生髮,提高腎臟功能,改善因腎虛引起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暖腎助火湯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一切色欲過度,腎經虛寒縮陽之症」,意指因房事不節或腎陽虧虛,導致下焦虛寒、陽氣衰微的證候,常見症狀如陽痿、陰縮、腰膝冷痛、小便頻數或清長、精神萎靡等。其核心病機為「腎陽虛衰」,故治法以「補暖腎經」為主,溫補下元、益火助陽。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溫補腎陽、益火助源

  • 附子、上元桂(肉桂):為君藥,大辛大熱,直入腎經,溫補命門之火。附子回陽救逆,肉桂引火歸元,二者相配,助陽散寒,針對腎陽虛衰之本。
  • 巴戟天、肉蓯蓉:為臣藥,性溫潤,補腎陽、益精血,兼能強筋骨。巴戟天鹽炒增強入腎之效,肉蓯蓉補而不峻,助附子、肉桂溫養下焦。

2. 健脾益氣、固護後天

  • 潞參(黨參)、白朮、山藥:補脾益氣,土炒加強健脾功效。脾為後天之本,腎陽需脾氣滋養,此三藥輔助腎陽生化,防溫燥藥耗傷脾胃。

3. 固精縮尿、澀腎止遺

  • 桑螵蛸、覆盆子、芡實:三者均具收澀之性。桑螵蛸鹽炒專入腎經,固精止遺;覆盆子補肝腎、縮小便;芡實健脾固腎,針對腎虛不固之遺精、尿頻等標症。

配伍特點

  • 溫補兼固澀:既用附子、肉桂急溫腎陽,又配巴戟天、肉蓯蓉緩補精血,佐以桑螵蛸等收斂固澀,標本兼顧。
  • 脾腎同調:補脾益氣以資腎陽,避免純溫燥藥傷中焦,體現「先天溫煦後天,後天滋養先天」之理。

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溫腎陽、補脾氣、固精關」三層作用,恢復腎之溫煦功能。腎陽得補,則虛寒自散;脾氣健運,則陽氣生化有源;精關固攝,則滑遺可止。全方側重「助火」而非「瀉火」,適用於純虛無實邪之腎陽虛證,尤其適合色欲傷腎、陽衰陰縮之症。


總結

暖腎助火湯以溫補腎陽為核心,結合健脾固澀,構成「補火生土、澀精助陽」的配伍體系,符合傳統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治療原則,針對下元虛寒之證具有系統性調理作用。

傳統服藥法


潞參3錢,白朮3錢(土炒),山藥3錢(炒),巴戟天5錢(去心,鹽水炒),覆盆子5錢(鹽水炒),桑螵蛸3錢(鹽水炒),附子片1錢半,上元桂1錢半(去皮,研),芡實3錢(炒),肉蓯蓉1錢(洗淨)。
補暖腎經。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暖腎助火湯, 出處:《揣摩有得集》。 組成:潞參3錢,白朮3錢(土炒),山藥3錢(炒),巴戟天5錢(去心,鹽水炒),覆盆子5錢(鹽水炒),桑螵蛸3錢(鹽水炒),附子片1錢半,上元桂1錢半(去皮,研),芡實3錢(炒),肉蓯蓉1錢(洗淨)。 主治:補暖腎經。主治:一切色欲過度,腎經虛寒縮陽之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