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消癌湯

補益消癌湯

BU YI XIAO A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腫瘤的診斷與防治》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8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肝經 18%
心經 17%
腎經 13%
脾經 11%
胃經 9%
大腸經 8%
三焦經 3%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1. 補氣健脾: 黃耆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因癌癥治療所致的氣虛、脾虛、食慾不振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2. 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黃耆中含有皁苷、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腫瘤活性,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促進免疫細胞的活性,增強機體抗癌能力。

因此,在補益消癌湯中加入黃耆,既能補氣健脾,增強患者體質,又能發揮其抗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扶正固本: 人參性溫和,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癌症患者往往體虛氣弱,人參能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有助於抵禦癌細胞的侵襲,減輕放化療帶來的副作用。
  2. 助藥力: 人參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使藥物更加有效地發揮作用。例如,人參能增強黃芪、白朮等藥材的補氣作用,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消腫止痛的功效。癌細胞的生長和蔓延往往伴隨着體內熱毒的積聚,金銀花可以清熱解毒,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同時也可減輕放化療帶來的副作用,如發熱、口渴、皮膚乾燥等。此外,金銀花也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促進身體康復。因此,補益消癌湯中加入金銀花,有助於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助藥力滲透: 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癌病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藥物難以滲透病竈。陳皮的理氣健脾功效,可改善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助藥力深入病竈,提高藥效。

2. 降低毒性,提升藥物安全: 部分抗癌藥物具有較強的毒性,容易損傷脾胃。陳皮理氣健脾,可以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地榆,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涼血止血,消腫止痛:地榆味苦澀,性寒,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生肌止痛的功效。對於癌癥患者常伴有的出血、疼痛、腫脹等症狀,地榆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抗癌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地榆中含有鞣質、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並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有助於改善癌癥患者的整體狀況。

因此,補益消癌湯中加入地榆,旨在通過其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以及抗癌等功效,來輔助治療癌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補益消癌湯」方劑中包含「貫眾」,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抗癌作用:貫眾性寒,味苦,歸肺、脾、大腸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痢之效,可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減輕放化療副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貫眾提取物對多種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
  2. 補益氣血,增強免疫:貫眾同時具備補益氣血、扶正固本之功效,可增強患者體質,提高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癌細胞生長和擴散,提高抗癌療效。

因此,「補益消癌湯」中加入「貫眾」,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抗癌作用,並輔以補益氣血,增強免疫,以達到更好的抗癌療效。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蒲公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蒲公英性寒,味甘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癌腫引起的發熱、腫痛,以及體內積聚的毒素,蒲公英都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輔助化療放療減輕副作用。
  2. 抗癌活性: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素、菊糖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活性,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促進癌細胞凋亡,增強機體免疫力,進一步輔助抗癌治療。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大薊,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大薊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癌腫多屬熱毒蘊積,而大薊可清熱解毒,抑制癌細胞生長,並可涼血止血,減輕放化療引起的出血反應。
  2. 活血化瘀: 大薊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癌腫周邊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腫瘤組織的吸收和排泄,減輕腫瘤壓迫引起的疼痛和水腫。

總而言之,大薊在補益消癌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多重作用,有助於抑制癌細胞生長,減輕放化療副作用,促進患者康復。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小薊,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小薊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癌症患者常伴隨體內熱毒積聚,而小薊可有效清熱解毒,減輕癌細胞的生長速度。同時,小薊也能涼血止血,改善患者因放化療引起的出血症狀。

2. 抗癌作用: 研究表明,小薊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例如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的功效。這些成分可抑制癌細胞增殖,促進癌細胞凋亡,起到輔助抗癌作用。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龍眼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補益心脾,養血安神:龍眼肉性溫味甘,入心脾經,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癌症患者常伴有心脾虛弱、氣血不足、失眠多夢等症狀,龍眼肉能滋補心脾,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體質和免疫力,有助於抗癌治療。
  2. 增強體力,改善食慾:龍眼肉富含葡萄糖、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能為患者補充能量,增強體力,改善食慾不振的狀況。癌細胞的生長需要大量的能量,而患者的體力不足會降低抗癌能力,因此,補充營養至關重要。

「補益消癌湯」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癌腫病症往往伴隨熱毒積聚,生地黃可以清熱解毒,消除因癌腫造成的熱症,並緩解因熱毒而引起的疼痛、發熱等症狀。
  2. 滋陰養血: 癌腫病症常伴隨氣血虧虛,生地黃可滋陰養血,補充因病損傷的氣血,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抵抗力,促進癌腫的控制與緩解。

因此,生地黃在「補益消癌湯」中扮演著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的角色,有助於改善癌腫患者的症狀,增強體質,促進康復。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強筋,提高免疫力:杜仲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強筋、益氣養血之效。癌細胞的生長與人體免疫力息息相關,杜仲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癌細胞增殖,輔助抗癌治療。
  2.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杜仲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癌細胞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杜仲能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癌細胞的營養供應,抑制癌細胞生長。

補益消癌湯中加入三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腫瘤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腫瘤組織的代謝,減輕腫瘤壓迫引起的疼痛和水腫,為治療提供良好的基礎。
  2. 增強免疫:三七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白細胞吞噬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轉移,起到輔助抗癌的作用。

此外,三七還具有補氣益血、止血生肌等功效,有助於提高患者的體質,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整體提升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補益消癌湯傳統應用於肺癌、結腸癌、宮頸癌、膀胱癌等病症,其功效核心為「養血止血,清熱消癌」。古代醫家認為,此方針對癌症病機中「正氣虛損」與「熱毒瘀結」並存的狀態,一方面補益氣血以扶正固本,另一方面清熱解毒以消癌散結,同時兼顧止血,改善癌症常見的出血症狀(如咳血、便血、尿血等)。

適應症特點:

  1. 正氣虛弱:如氣短乏力、面色蒼白,屬氣血兩虛,故以黃耆、人參大補元氣。
  2. 熱毒內蘊:腫瘤局部腫痛、潰瘍或發熱,用金銀花、蒲公英、貫眾清熱解毒。
  3. 血熱出血:癌腫侵蝕血絡導致出血,地榆、大薊、小薊涼血止血,三七化瘀止血。
  4. 肝腎不足:久病耗傷肝腎,杜仲補肝腎強筋骨,生地滋陰涼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分類與推理:

  1. 補氣扶正

    • 黃耆(30克)人參(9克):為君藥,大補脾肺之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符合「扶正以祛邪」的治癌思路。
    • 龍眼肉(15克):輔助補血養心,改善氣血虛弱症狀。
  2. 清熱解毒抗癌

    • 金銀花(9克)蒲公英(9克)貫眾(9克):清熱解毒,現代研究顯示此類藥物具抗腫瘤活性,可抑制癌細胞增殖。
    • 生地(15克):清熱涼血兼滋陰,防止熱毒傷陰。
  3. 止血化瘀

    • 地榆(9克)大薊(9克)小薊(9克):涼血止血,針對癌性出血。
    • 三七(6克沖服):止血不留瘀,兼能散結止痛,適用於癌症瘀血內阻。
  4. 調理肝腎與脾胃

    • 杜仲(15克):補肝腎強筋骨,改善晚期癌症體虛腰痛。
    • 陳皮(9克):理氣和胃,防止補益藥滋膩礙胃。

方劑配伍邏輯:

  • 攻補兼施:以補氣藥(黃耆、人參)與清熱藥(金銀花、蒲公英)為核心,既扶正又祛邪。
  • 標本同治:止血藥(三七、地榆)針對出血急症,同時補益藥調理根本虛損。
  • 氣血同調:補氣與養血(龍眼肉、生地)並用,改善癌症惡病質狀態。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可能通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

  1. 免疫調節:黃耆、人參提升免疫功能,增強抗癌能力。
  2. 直接抑癌:金銀花、蒲公英中的活性成分(如綠原酸)抑制癌細胞生長。
  3. 改善微環境:三七、地榆調節凝血與血管通透性,減少腫瘤轉移風險。
  4. 抗炎止血:清熱解毒藥減輕癌性炎症,止血藥控制出血症狀。

總結
補益消癌湯的設計體現中醫「整體調節」與「對症用藥」的結合,針對癌症「虛、毒、瘀、出血」的複雜病機,通過補氣養血扶正、清熱解毒祛邪、涼血止血治標,達到輔助抗癌的效果。其組成邏輯清晰,符合傳統中醫對癌症的辨證思維,現代研究亦支持部分藥物的抗腫瘤作用。

傳統服藥法


黃耆30克,人參9克,金銀花9克,陳皮9克,地榆9克,貫眾9克,蒲公英9克,大薊9克,小薊9克,龍眼肉15克,生地15克,杜仲15克,三七6克(沖服)。
養血止血,清熱消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肺癌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

相同名稱方劑


補益消癌湯, 出處:《腫瘤的診斷與防治》。 組成:黃耆30g,人參9g,金銀花9g,陳皮9g,地榆9g,貫眾9g,蒲公英9g,大薊9g,小薊9g,龍眼肉15g,生地15g,杜仲15g,三七6g(衝服)。 主治:養血止血,清熱消癌。主治:肺癌,結腸癌,宮頸癌,膀胱癌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