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經酒

DIAO JING JI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9%
心經 15%
腎經 13%
肺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調經酒 」

組成: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川芎: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吳茱萸: 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白芍: 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茯苓: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陳皮: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延胡索: 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

  • 牡丹皮: 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熟地黃: 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香附: 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茴香: 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 砂仁: 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功效:

  • 月水不調:月經週期紊亂,月經量異常,或伴有痛經、閉經等症狀。

  • 腹內疼痛:腹部疼痛,可表現為隱痛、絞痛、劇痛等。

  • 癥瘕成塊:指腹腔內形成的腫塊,可為良性或惡性。

總結: 中藥方劑「 調經酒 」由十二種中藥組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祛風除濕等功效,主治月水不調、腹內疼痛、癥瘕成塊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當歸4兩,川芎4兩,吳萸(泡去苦味)4兩,白芍(炒)3兩,白茯苓3兩,陳皮3兩,玄胡索3兩,丹皮3兩,熟地6兩,香附米(醋炒)6兩,小茴香(鹽炒)2兩,砂仁2兩。
火酒30斤,南酒20斤,同蒸。

方劑組成解釋


調經酒由當歸、川芎、吳茱萸、白芍、茯苓、陳皮、延胡索、牡丹皮、熟地黃、香附、茴香、砂仁等中藥組成。其中,當歸、川芎、吳茱萸、白芍、茯苓、陳皮、延胡索、牡丹皮、熟地黃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香附、茴香、砂仁具有理氣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調經酒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月經量過多、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

相同名稱方劑


調經酒, 出處:《醫方易簡》卷一。 組成:全當歸5兩,遠志肉5兩,生甘草3錢(洗1-2次)。 主治:經水不調,氣血乖和,不能受孕,或生過一胎,停隔多年者。

調經酒, 出處:《奇方類編》卷下。 組成:當歸4兩,川芎4兩,吳萸(泡去苦味)4兩,白芍(炒)3兩,白茯苓3兩,陳皮3兩,玄胡索3兩,丹皮3兩,熟地6兩,香附米(醋炒)6兩,小茴香(鹽炒)2兩,砂仁2兩。 主治:月水不調,腹內疼痛,癥瘕成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