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五香丸

辰砂五香丸

CHEN SHA WU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1%
肝經 17%
肺經 12%
腎經 8%
胃經 7%
膀胱經 3%
小腸經 3%
大腸經 3%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五香丸中加入血竭,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止血: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等症。辰砂五香丸主治心血不足、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而血竭的加入,可輔助其活血化瘀,改善心脈血流,緩解心悸失眠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辰砂五香丸中,辰砂具有鎮心安神、降逆止嘔的功效,五香粉則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作用。血竭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其功效,增強治療效果。

辰砂五香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辰砂五香丸多用於治療心血瘀阻、胸痺、心痛等症,乳香可輔助辰砂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痛等不適。
  2. 疏通經絡: 乳香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配合其他藥物,可以更有效地治療心血瘀阻等病症。

辰砂五香丸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可改善心血管循環,有助於辰砂五香丸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2. 溫經止痛: 辰藥性溫,可溫經散寒,止痛,與其他藥材相配合,可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疼痛,提升整體療效。

辰砂五香丸中含有硃砂,乃因其具有鎮心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入心經,能清心火、定神志,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狂躁等症。

古人認為,硃砂具有鎮邪避穢之功,能驅除邪氣,安神定志。而五香丸本身也具有理氣健脾、溫中散寒之效,二者合用,可加強鎮心安神之效,並兼顧調理脾胃之功效,適用於心神不安、脾胃虛寒者。

辰砂五香丸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行氣止痛:延胡索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辰砂五香丸主治心氣不足、心悸怔忡、胸悶氣短等症狀,延胡索可通過行氣止痛,改善胸悶氣短,緩解心氣不足導致的心悸怔忡。
  2. 溫通經絡:延胡索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辰砂五香丸中其他藥材如辰砂、肉桂等也具有溫通經絡的作用,延胡索的加入可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溫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胸悶氣短等症狀。

辰砂五香丸中加入橘紅,主要是為了理氣止咳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辰砂五香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咳嗽,而橘紅可以疏散肺氣,宣通肺竅,幫助痰液排出,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同時,橘紅還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如與辰砂相配,可增強鎮咳、止喘效果。

此外,橘紅還能緩解藥物的毒性,辰砂具有毒性,加入橘紅可以減輕其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辰砂五香丸」之功效主治與方義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翻胃、噎膈、嘔吐」三證,均屬脾胃氣機逆亂之疾。

  1. 翻胃:指飲食入胃後反逆嘔出,甚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因胃寒或氣滯所致。
  2. 噎膈:以吞咽梗阻、飲食難下為特徵,病機多與痰氣交阻、瘀血結滯相關。
  3. 嘔吐: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或因寒、熱、痰、瘀等邪干擾中焦。

此三者皆與「胃氣上逆」有關,推測此方透過行氣活血、降逆止嘔以調和脾胃。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與性味歸經

  • 血竭(甘鹹平,入心肝經):散瘀定痛,和血止血。
  • 乳香(辛苦溫,入心肝脾經):活血行氣,通絡止痛。
  • 沒藥(苦平,入肝經):散瘀消腫,與乳香相須為用。
  • 辰砂(朱砂,甘微寒,入心經):安神定驚,兼清熱解毒。
  • 元胡(辛苦溫,入肝脾經):活血行氣止痛,善治氣滯血瘀之痛。
  • 化州橘紅(辛苦溫,入肺脾經):理氣寬中,燥濕化痰,為止嘔要藥。

2. 組方邏輯解析
本方以「行氣活血、降逆止嘔」為核心:

  • 氣血雙調:乳香、沒藥、血竭、元胡協同,破除膈間瘀滯,改善噎膈之痰瘀互結。
  • 降逆止嘔:化州橘紅專擅理氣降逆,能舒緩胃氣上衝;其辛香之性亦可醒脾開胃。
  • 安神鎮逆:辰砂雖主安神,然其寒涼之性可制約諸藥溫燥,防瘀久化熱,另具「重鎮降逆」之意,助平上逆之氣。

3. 治療原理推論
古人認為「翻胃、噎膈」多因「氣滯、痰阻、血瘀」互相膠結,阻塞食道、胃脘。此方以活血化瘀藥(血竭、乳沒、元胡)疏通經絡瘀滯,橘紅理氣化痰開結,輔以辰砂安定逆亂之氣機。酒送服取其溫通之性,助藥力速達病所。全方攻邪為主,適用於實證或虛實夾雜(偏實)之證,對痰瘀阻絡型噎膈、寒凝氣逆之嘔吐或具緩效。

三、整體方義特點
此方藥簡力專,側重「通降」:

  • 活血不忘行氣:乳沒、元胡均具氣血雙調之能,符合「氣行則血行」之理。
  • 化痰結合化瘀:橘紅除痰,血竭散瘀,針對噎膈「痰瘀互結」之病機。
  • 寒溫並用:辰砂微寒佐制諸藥溫燥,使攻邪不傷陰。

結論:「辰砂五香丸」通過行氣活血、化痰降逆,以通為用,化解中焦壅滯,恢復胃氣和降之職,從而緩解翻胃、噎膈、嘔吐等症狀,體現「通則不逆」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血竭1錢5分,乳香1錢5分,沒藥1錢5分,辰砂1錢5分,元胡1錢,化州橘紅1錢。
上為末。
每服3分,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五香丸, 出處:《綱目拾遺》卷七引《張氏秘效方》。 組成:血竭1錢5分,乳香1錢5分,沒藥1錢5分,辰砂1錢5分,元胡1錢,化州橘紅1錢。 主治:翻胃、噎膈、嘔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