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脾散

XIE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眼科全書》卷四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4%
胃經 12%
肺經 9%
大腸經 9%
心經 7%
三焦經 7%
膽經 5%
腎經 5%
小腸經 5%
心包經 3%
膀胱經 1%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腎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瀉脾散方中加入當歸,看似與其瀉脾之功用相悖,實則有其深意。

  1. 補脾益氣,助瀉通便: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脾虛氣弱,則易致水濕停滯,導致腹脹便溏。當歸補脾益氣,有助於脾臟運化水濕,並能促進腸道蠕動,利於通便,從而達到瀉脾之效。
  2. 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瀉脾散常用於治療濕熱蘊脾、脾虛濕阻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當歸活血化瘀,可改善腸道血液循環,緩解因濕熱阻滯所致的疼痛。

總之,當歸在瀉脾散中,不僅不與主旨相悖,反而起到輔助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療效更加顯著。

瀉脾散方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止痛:赤芍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痛之效。方中運用赤芍,旨在清瀉脾胃熱邪,同時活血化瘀,緩解因熱毒瘀阻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赤芍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清熱瀉火藥物配合,可加強清熱瀉火之效,並與白芍、甘草等和中緩急藥物配合,緩解脾胃不和之症。

瀉脾散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瀉脾散旨在治療脾胃濕熱,而石膏可清熱瀉火,使脾胃濕熱之邪得以消除,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
  2. 生津止渴: 石膏亦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緩解脾胃濕熱所引發的口渴、煩躁等症狀。

瀉脾散方中含有黃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脾胃濕熱,並輔助其他藥物治療脾濕蘊熱所致的腹瀉、腹痛、苔黃膩等症狀。
  2. 配伍增效: 黃柏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配伍,可增強清熱燥濕之效,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脾濕蘊熱證。

黃柏在瀉脾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清熱燥濕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脾濕蘊熱的目的。

瀉脾散方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燥濕:黃連味苦寒,善於清瀉脾胃之熱,對於脾胃濕熱所致的腹痛、腹瀉、口苦口粘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濕熱蘊脾,往往伴隨脾胃功能失調,而黃連能清熱燥濕,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
  2. 瀉火解毒:黃連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抑制腸道內細菌的生長繁殖,有效改善脾胃濕熱引起的腹瀉、發熱等症狀。

總而言之,黃連在瀉脾散中扮演著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角色,有助於治療脾胃濕熱所致的各種症狀。

瀉脾散中包含決明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決明子性寒,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瀉脾散用於治療濕熱蘊脾,脾胃不和所致的腹脹、腹痛、泄瀉等症,而決明子可清泄肝熱,緩解濕熱所致的脾胃不適。

二、決明子能潤腸通便,有助於清除腸道積滯,減少濕熱的蘊積,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瀉熱除濕、調和脾胃的功效。

瀉脾散方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性溫,味辛苦,歸脾、胃經,具有燥溼健脾之效。瀉脾散主治脾虛濕盛,症見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肢體困重等。蒼朮可燥脾濕,化脾濁,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上述症狀。
  2. 祛風除濕: 蒼朮還具祛風除濕之功。脾虛溼盛常伴隨風寒溼邪入侵,導致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蒼朮可祛除風寒溼邪,減輕其對脾胃的損傷,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改善病症。

瀉脾散方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理氣,行氣消積: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消積的功效,可解除肝氣鬱結,促進脾胃運化。
  2. 降逆止嘔,寬胸散結: 枳殼能降逆止嘔,寬胸散結,對於因脾胃不和、氣機阻滯引起的嘔吐、胸悶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在瀉脾散中,枳殼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疏肝理氣、健脾消積、降逆止嘔的效果,用於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消、胸悶嘔吐等症狀。

瀉脾散方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和解脾胃: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發陽氣的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與肝臟關係密切。脾胃氣機不暢,肝氣鬱結,則會導致食慾不振、腹脹、腹痛等症狀。柴胡疏肝理氣,可以調節肝脾氣機,和解脾胃,改善上述症狀。
  2. 引導藥力,直達病所:瀉脾散方以瀉脾胃濕熱為主,柴胡性升,可以引導藥力上行,直達脾胃之病所。同時,柴胡還可疏通肝氣,使脾胃氣機暢達,更有效地消除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瀉脾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 香附味辛、苦,性微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理氣止痛之效。脾胃失調,氣機鬱滯,則易出現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香附可疏肝解鬱,調暢氣機,改善脾胃功能。
  2. 化濕止瀉,健脾和胃: 香附亦具燥濕化痰之功。脾虛濕困,則易出現泄瀉、腹痛等症狀。香附可化濕止瀉,健脾和胃,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總而言之,香附在瀉脾散中,一方面疏肝解鬱,調暢氣機,另一方面化濕止瀉,健脾和胃,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整體療效。

瀉脾散方中含有大黃,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清熱瀉火:大黃苦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效。瀉脾散中以大黃為主藥,旨在清瀉脾胃之熱,解決因熱邪鬱積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
  2. 通腑泄積:大黃有通便排毒之功,能促進腸道蠕動,排泄積滯,使脾胃濕熱得以降解。瀉脾散中結合其他藥材,如厚朴、枳實等,共同發揮通腑瀉積的作用,有助於脾胃功能恢復。

瀉脾散方中使用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芒硝味苦鹹,性寒,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功。方中以芒硝配合其他清熱瀉火藥,可有效清除腸道積熱,緩解便祕症狀,達到瀉脾通便的目的。

2. 消積化滯:芒硝亦有消積化滯之效,可助消化,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瀉脾散方中加入芒硝,可有效緩解脾胃積滯,改善消化不良症狀。

因此,芒硝在瀉脾散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可瀉熱通便,更可消積化滯,協同其他藥物發揮功效,達到治療脾胃積滯、便祕等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瀉脾散

瀉脾散是由當歸、赤芍、石膏、黃柏、黃連、決明子、蒼朮、枳殼、柴胡、香附、大黃、芒硝等12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活血,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針眼外障。

一、組成

1. 蒼朮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2. 柴胡

柴胡的傳統代功效包括:

  • 散風熱、發汗解表:
  •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
  • 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
  • 止咳化痰:
  • 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
  • 平肝息風:
  • 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
  • 補陽:
  • 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
  • 清熱瀉火:
  • 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
  • 疏肝解鬱:
  •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3.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4.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5.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6.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7.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8. 決明子

中藥的傳統代功效豐富多彩,具有補血養肝、清熱瀉火、開竅、清熱利尿、通便、利水消腫、清肝明目、散風熱、清熱解毒等多種功效。其中,補血養肝主要體現在調節人體生理機能,增強造血功能,提高紅血球的含量和質量,對於貧血、失眠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清熱瀉火則能清泄肝火,益腎陰,治療肝經實火、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等症狀。開竅具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之功效,有助於保護眼睛和促進大腦發育。清熱利尿可利尿、清熱、消炎,治水腫、黃疸、便祕等症。通便則能清熱潤腸通便,常治內熱腸燥、大便祕結。利水消腫能利尿、消腫、鎮痛,廣泛用於水腫、腎病水腫、心臟水腫、肝硬化水腫等。清肝明目始於其豐富之維生素羣,維生素A、B1、B2、E等,乃護眼養腦之良方。散風熱具有泄熱、軟堅、補血、升散風邪之功,治目收淚止痛要藥。清熱解毒具有清熱解毒、涼肝明目、潤腸通便之功效,清肝熱、清胃火、清肺火、清腸火等。

9. 芒硝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芒硝可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症狀。

10.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

傳統服藥法


桑白皮、梔子、前胡、桔梗、枳殼、玄參、防風、赤芍、黃芩、蔓荊子、石膏、大黃。
水煎,食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瀉脾散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幼兒鵝口乾眼症

相同名稱方劑


瀉脾散, 出處:《眼科全書》卷四。 組成:歸須、赤芍、石膏、黃柏、黃連、草決明、蒼朮、枳殼、柴胡、香附、大黃、朴消。 主治:雞冠蜆肉外障。

瀉脾散, 出處:《眼科全書》卷四。 組成:桑白皮、梔子、前胡、桔梗、枳殼、玄參、防風、赤芍、黃芩、蔓荊子、石膏、大黃。 主治:暴露赤眼生翳外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