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腎澤瀉散

XIE SHEN ZE XI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七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腎經 13%
肝經 11%
膀胱經 11%
肺經 11%
脾經 11%
胃經 6%
大腸經 6%
小腸經 6%
三焦經 2%
膽經 2%
心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瀉腎澤瀉散中包含澤瀉,其原因如下:

  1. 瀉腎利水: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瀉腎降濁之功效。方劑中以澤瀉為主藥,旨在瀉去腎經之濕熱,利水消腫,以達治療腎水虧虛、小便不利等症。
  2. 配伍增效: 澤瀉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車前子、滑石等相配伍,既能增強利水滲濕之效,又能降低澤瀉的寒涼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損傷脾胃之氣。

瀉腎澤瀉散方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燥濕: 澤瀉善於利水滲濕,但容易耗傷陰津,而黃芩性寒,味苦,能清熱燥濕,兼具止血作用,可防止澤瀉過於傷陰,並輔助其利水消腫。

二、瀉火解毒: 方中若有濕熱蘊結,黃芩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配合澤瀉利水滲濕,雙管齊下,更能有效消除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瀉腎澤瀉散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止瀉的作用。瀉腎澤瀉散主治腎虛水腫,而脾虛濕盛常為腎虛水腫的病機之一,赤茯苓健脾利濕,可助澤瀉利水消腫,提高療效。
  2. 利水滲濕: 赤茯苓亦具利水滲濕之功,能將體內積聚的濕氣排出,配合澤瀉、豬苓等利水藥物,可更加有效地利水消腫,改善腎虛水腫的症狀。

瀉腎澤瀉散中加入木通,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利水通淋: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其能通利水道,排泄濕熱,對於腎經濕熱所致的淋證,如小便不利、尿頻、尿痛等症狀,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二、瀉火解毒:木通亦可清熱瀉火,對於腎經熱盛引起的陰虛火旺,如口乾舌燥、盜汗、腰膝酸軟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木通在瀉腎澤瀉散中,既能利水通淋,又能瀉火解毒,與其他藥物配合,可達到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效果。

瀉腎澤瀉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痛:赤芍性寒,味苦酸,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方中澤瀉利水滲濕,容易耗傷陰血,導致血虛而痛。赤芍可補益肝血,清熱涼血,緩解利水滲濕造成的陰血虧虛,進而止痛。
  2. 活血化瘀:赤芍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消除因濕熱瘀阻導致的疼痛。

因此,赤芍在瀉腎澤瀉散中起到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與其他藥物配合,達到利水消腫、清熱止痛的效果。

瀉腎澤瀉散方中包含羚羊角,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平肝熄風之效。

羚羊角性寒,味鹹,入肝、心經,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其平肝熄風之效,可鎮定肝陽上亢,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因此,瀉腎澤瀉散方中加入羚羊角,意在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以達到治療腎經熱盛、肝風內動所致的症狀之目的。

瀉腎澤瀉散中加入黃耆,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效。方中澤瀉、車前子等藥性寒涼,易傷脾氣,導致氣虛。加入黃耆可補脾氣,避免脾虛加重,同時也能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此外,黃耆可補中益氣,抵消澤瀉、車前子等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藥物過寒傷正,達到寒涼瀉腎、溫補脾氣的平衡,使治療更有效、更安全。

瀉腎澤瀉散中加入檳榔,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消腫驅蟲的功效。檳榔味苦辛,性溫,入胃、大腸經,能行氣消積利水通淋,對於腎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檳榔也具有殺蟲作用,可有效驅除寄生蟲,減少蟲體對人體的傷害。因此,將檳榔加入瀉腎澤瀉散,可以增強其利水消腫、驅蟲的效果,提高方劑的整體療效。

瀉腎澤瀉散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玄參性寒,味苦甘,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的功效。瀉腎澤瀉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下注、腎氣虛損等病症,而玄參的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消除濕熱之邪,涼血滋陰之性,則可緩解腎陰不足,達到滋陰清熱、瀉火解毒之效。
  2. 配伍增效:玄參與澤瀉、黃柏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利濕、滋陰瀉火之效。玄參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腎經,加強藥效,同時也可緩解其他藥物可能帶來的寒涼之弊。

主治功效


瀉腎澤瀉散

瀉腎澤瀉散,是中醫的一種方劑,由澤瀉、黃芩、赤茯苓、木通、赤芍、羚羊角、黃耆、檳榔、玄參等藥材組成。此方劑具有瀉腎澤瀉、清熱利尿、補益肝腎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臟氣血充足,肩背肌肉僵硬拘急,小腹脹滿,煩躁發熱,胸脅肋骨間時常疼痛,腰部和脊椎強直,排出的尿液呈現赤黃色。

澤瀉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赤茯苓

赤茯苓,性味甘、淡,歸心、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益氣補血、寧心安神、健脾益胃等功效。

木通

木通,性寒味甘,歸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赤芍

赤芍,性味酸、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羚羊角

羚羊角,性味甘、鹹,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腎、補益肝腎、益氣養血、明目退翳等功效。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檳榔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玄參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總結 瀉腎澤瀉散,由澤瀉、黃芩、赤茯苓、木通、赤芍、羚羊角、黃耆、檳榔、玄參等藥材組成,具有瀉腎澤瀉、清熱利尿、補益肝腎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腎臟氣血充足,肩背肌肉僵硬拘急,小腹脹滿,煩躁發熱,胸脅肋骨間時常疼痛,腰部和脊椎強直,排出的尿液呈現赤黃色。

傳統服藥法


澤瀉1兩,黃芩3分,赤茯苓3分,木通1分(銼),赤芍藥半兩,羚羊角屑半兩,黃耆3分(銼),檳榔3分,玄參3分。
上為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小便顏色偏黃肩中部肩痛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瀉腎澤瀉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澤瀉1兩,黃芩3分,赤茯苓3分,木通1分(銼),赤芍藥半兩,羚羊角屑半兩,黃耆3分(銼),檳榔3分,玄參3分。 主治:腎臟氣實,肩背拘急,小腹脹滿,煩熱,胸脅時痛,腰脊強直,小便赤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