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前飲
CHE QIAN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車前飲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的功效。
車前子味甘、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清熱利水、滲濕止瀉的功效。其性寒可清熱,能瀉肺熱而止咳,亦可清膀胱熱而利小便,並能滲濕利水,改善水腫。
因此,車前子作為車前飲的組成成分,可有效發揮清熱利水、滲濕止瀉的作用,治療因濕熱內蘊所致的各種症狀,如水腫、小便不利、腹瀉等。
車前飲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車前飲主要用於治療熱證,而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車前草清熱利尿,與生地黃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熱證所致的發熱、口渴、尿赤等症狀。
- 滋陰生津: 車前飲中,車前草利水滲濕,可能導致陰液虧損。生地黃滋陰生津,可以補充因利水而消耗的津液,維持陰液平衡,防止燥熱傷津。
車前飲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車前飲用於治療熱證,而黃芩味苦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壅盛引起的各種症狀。同時,黃芩亦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輔助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
- 佐車前子利水消腫: 車前子是車前飲的主藥,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黃芩的加入可以增強車前子的利水作用,併兼具清熱解毒之效,使藥效更佳,更能有效地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水腫。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車前飲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車前飲主治「孕婦小便淋瀝澀痛,脈數」,其主要針對妊娠期間出現的泌尿系統症狀,特別是尿路刺激徵候群。中醫認為此症多因濕熱下注或肝經鬱熱所致,表現為排尿困難、尿頻、尿急伴隨灼熱疼痛感,脈象數而有力。此方特別針對孕婦體質設計,既清熱利濕又不傷胎元。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君臣佐使配伍
君藥:
- 車前子(炒):清熱利尿通淋,專走下焦,能利小便而不傷陰,為治淋證要藥
- 蒙花(去枝):清肝明目,利水消腫,輔助車前子清利下焦濕熱
臣藥:
- 草決明:清肝瀉火,潤腸通便,協助清泄肝經濕熱
- 龍膽草: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針對肝經鬱熱病機
佐藥:
- 菊花: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減輕上部熱象
- 白蒺藜(炒,去角):平肝解鬱,祛風止癢,調和肝氣鬱滯
- 羌活:辛散祛風,勝濕止痛,助藥力達表
使藥:
- 粉草(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兼顧脾胃功能
治療原理推論
清利濕熱為主:車前子、蒙花、龍膽草等藥物協同作用,清利下焦濕熱,解除小便淋澀疼痛。
調和肝經為輔:方中多味藥物(草決明、菊花、白蒺藜)針對肝經調理,因孕婦情緒易波動,肝氣易鬱而化熱下注。
表裡兼顧:羌活祛風勝濕,引藥達表,使內鬱之熱有外達之路;甘草調和諸藥,緩解急迫症狀。
安全用於妊娠:全方避用峻下、破血之品,以清利平和之藥為主,適合孕婦特殊體質。
此方組合體現了中醫「清熱利濕不傷正,疏肝解鬱保胎元」的治療思路,針對妊娠期濕熱下注型淋證有良好效果。
傳統服藥法
車前子(炒)、蒙花(去枝)、草決明、羌活、白蒺藜(炒,去角)、龍膽草、菊花、粉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師。
- 本方有清熱利尿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尿頻、尿急等症狀,若症狀嚴重,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車前飲,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組成:車前子3錢,生地5錢,條芩錢半,草梢8分。 主治:孕婦小便淋瀝澀痛,脈數。
車前飲, 出處:《銀海精微》卷下。 組成:車前子(炒)、蒙花(去枝)、草決明、羌活、白蒺藜(炒,去角)、龍膽草、菊花、粉草。 主治:肝經積熱,上攻眼目,逆順生翳,血灌瞳人,羞明怕日,多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