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前子煎
CHE QIAN ZI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極寒 (0.04)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肝經 19%
腎經 10%
膀胱經 10%
心經 10%
脾經 7%
胃經 7%
大腸經 7%
肺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車前子煎」方劑中包含「車前子」的原因主要有二:
- 利水消腫: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水、滲濕止瀉的功效。對於水腫、小便不利、腹瀉等症狀,車前子可以有效促進水分代謝,消除水腫,改善排泄功能。
-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溼熱蘊結所致的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在方劑中加入車前子,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
因此,車前子在「車前子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效地發揮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車前子煎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車前子性寒,擅長利水消腫,而生地黃性寒涼,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以加強清熱利水功效,同時避免單用車前子過於寒涼,損傷脾胃,又能滋陰潤燥,平衡藥性,使藥效更為平和。
- 緩解車前子利水過於猛烈的副作用: 車前子利水性強,容易引起脾胃虛寒,甚至出現腹瀉等副作用。而生地黃滋陰補虛,可以緩解車前子利水過於猛烈的副作用,保護脾胃,使藥效更為穩妥。
因此,生地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藥效,還能使藥性更為平和,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
車前子煎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藥性: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擅長清熱利尿,但其寒性較強,可能造成脾胃虛寒者不適。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潤燥止渴、調和藥性之功效。加入蜂蜜可以緩解車前子的寒性,避免對胃腸造成負擔,使藥性更加平和。
- 增進療效: 蜂蜜具有潤燥止渴的功效,可以配合車前子清熱利尿的功效,共同達到治療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狀的效果。此外,蜂蜜還具有滋養脾胃、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改善因藥物導致的腸道不適,增強藥物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車前子煎」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難産」,古代醫家認為其能通過滑利竅道、滋養陰血,協助產婦順暢分娩。其劑型為膏滋,以沸湯化服,取其溫通之力助藥效速達胞宮。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車前子(1升)
- 主滑利竅道,《神農本草經》載其「通癃閉,利水道」。
- 特殊炮製法(布裹熟揉令光滑)強化其滑降之性,可能減緩黏膜摩擦,助胎滑出。
生地黃汁(1升)
- 滋陰養血,清熱生津。
- 產時易耗血傷陰,生地汁潤澤胞宮,緩解宮道乾澀不暢。
白蜜(1升)與酥(5合)
- 白蜜補中潤燥,《本草綱目》謂其「和百藥,解急痛」。
- 酥(乳製品精煉油脂)具潤滑補虛之效,與蜜協同增強津液滋潤度。
- 二者為賦形基質,使藥效緩釋,持續作用。
三、配伍原理
全方以「滑潤通降」為核心:
- 車前子通利下行為君,直達下焦;
- 生地汁滋陰為臣,防利水傷陰;
- 蜜、酥為佐使,既潤燥又調和藥性。
微火久煎成膏,集中藥力,少量頻服避免攻伐太過,符合「產時護正」的治療原則。
四、可能的治療機轉
- 物理性潤滑:富含黏液質的車前子與油脂協同,可能減少產道摩擦阻力。
- 促進宮縮:生地黃含苷類成分或能調節子宮平滑肌,配合車前子利尿作用減輕產時水腫。
- 能量補充:蜜、酥提供熱量,緩解產婦體力耗損。
此方體現古代「以滑養竅」的思維,針對氣血失潤、竅道不利之難産,屬標本兼顧之法。
傳統服藥法
車前子1升(以布裹,於水中熟挼,漉出,曬乾,又以新布裹,熟揉之,令光滑,不用搗),生地黃汁1升,白蜜1升,好酥5合。
上四味相和,微火煎,常令如魚眼沸起,即瀉於瓷器中。
每服半匙,以沸湯調,通口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車前子煎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車前子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組成:車前子1升(以布裹,于水中熟挼,漉出,曬乾,又以新布裹,熟揉之,令光滑,不用搗),生地黃汁1升,白蜜1升,好酥5合。 主治:難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