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甘草(炙)、陳小麥、麥門冬、赤茯苓(去皮)、乾葛、燈心、水通、人參各等分。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入竹葉數片,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如發渴細細呷之。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麥門冬、赤茯苓、葛根、燈心草、人參都是具有清熱利尿功效的中藥。甘草可以清熱解毒、緩急止痛;麥門冬可以養陰生津、潤肺止咳;赤茯苓可以利水滲濕、健脾和胃;葛根可以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燈心草可以清熱利尿、通淋止渴;人參可以大補元氣、復脈固脫。這些中藥合用,可以起到清熱利尿、通淋止渴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除熱飲子性味甘平,有清熱利尿、通淋止渴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除熱飲子,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三。 組成:甘草(炙)、陳小麥、麥門冬、赤茯苓(去皮)、乾葛、燈心、水通、人參各等分。 主治:心經客熱,小便不通,口燥煩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