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除熱飲子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大特性:
- 緩解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除熱飲子通常由多種藥物組成,加入甘草可以平衡各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烈,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 增強療效: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還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例如,甘草可以增強黃芩的清熱解毒作用,使藥效更顯著。此外,甘草還有補脾益氣、緩解咳嗽等功效,對於熱病後的恢復也有幫助。
因此,除熱飲子中加入甘草,可以有效緩解藥性,增強療效,使藥效更全面更溫和。
除熱飲子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其清熱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心經,能滋養肺陰、清肺熱,對於因燥熱傷肺而引發的咳嗽、口乾、咽痛等症狀有較好療效。此外,麥門冬還能滋陰生津,緩解口渴、津液不足等症狀。
因此,將麥門冬加入除熱飲子中,可以幫助清熱除燥、滋陰潤肺,達到清熱解毒、緩解燥熱症狀的功效。
除熱飲子中包含赤茯苓,主要由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利水滲濕: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除熱飲子主要針對熱邪蘊結,導致濕熱內蘊的症狀,而赤茯苓有助於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減輕濕熱對人體的影響。
- 健脾和胃:赤茯苓同時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幫助人體更好地吸收藥物,提升藥效。此外,赤茯苓還能改善脾胃濕熱引起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因此,赤茯苓在除熱飲子中發揮着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除濕、健脾和胃的功效。
「除熱飲子」方劑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表: 葛根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表、生津止渴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葛根可有效清熱解表,緩解病症。
- 解肌透疹: 葛根具有解肌透疹的功效,對於麻疹、風疹等疾病,可以幫助疹子順利透出,減輕患者的痛苦。
因此,葛根在「除熱飲子」中起到清熱解表、解肌透疹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病症。
「除熱飲子」方劑中加入「燈心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燈心草性寒,味甘,入心、小腸經,具有清心火、瀉熱除煩的功效。對於心火亢盛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咽乾、失眠多夢等症狀,燈心草能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除煩的效果。
- 利尿通淋: 燈心草還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對於熱邪蘊結於膀胱,導致小便不利、尿赤灼痛等症狀,燈心草能起到清熱利尿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達到通淋止痛的效果。
「除熱飲子」方劑中加入人參,看似矛盾,實則蘊含著中醫的智慧。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效。
方劑中加入人參的用意,是為了補氣扶正,以抵禦邪熱的侵襲。當人體因外感風熱、濕熱等因素導致氣虛津傷時,人參能補益正氣,促進津液生成,達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同時,人參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疾病,加速恢復健康。因此,在「除熱飲子」中加入人參,並非單純的溫補,而是以「扶正祛邪」的思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除熱飲子」
中藥方劑「除熱飲子」,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麥門冬、赤茯苓、葛根、燈心草、人參,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益氣安神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心經有熱邪、小便困難不通暢、口乾舌燥、心煩口渴等症狀。
成分介紹:
甘草: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燈心草:燈心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熱利咽、生津止渴、止血等功效。可治療淋病、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痺、創傷、熱淋、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濕熱黃疸、口咽乾燥、喉嚨疼痛等症狀。
葛根: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葛根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麥門冬: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人參: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除熱飲子」主要以甘草、麥門冬、赤茯苓、葛根、燈心草、人參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益氣安神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心經有熱邪、小便困難不通暢、口乾舌燥、心煩口渴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甘草(炙)、陳小麥、麥門冬、赤茯苓(去皮)、乾葛、燈心、水通、人參各等分。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入竹葉數片,煎至1盞,去滓,食後溫服。如發渴細細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除熱飲子性味甘平,有清熱利尿、通淋止渴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除熱飲子,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三。 組成:甘草(炙)、陳小麥、麥門冬、赤茯苓(去皮)、乾葛、燈心、水通、人參各等分。 主治:心經客熱,小便不通,口燥煩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