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急丸

備急丸

BEI J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脾經 33%
膀胱經 33%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備急丸中加入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通經活絡,化瘀止痛: 地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化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地龍能有效改善。
  2. 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地龍還具備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對於熱毒內盛、肝風內動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中風、癲癇、驚厥等,地龍能起到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作用。

備急丸中加入地龍,能有效發揮其通經活絡、化瘀止痛、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等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備急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小兒「急慢驚風」,屬古代中醫對小兒突發抽搐、意識障礙的統稱。

  • 急驚風:多因外感熱邪或痰熱內擾,證見高熱、抽搐急劇、四肢拘急。
  • 慢驚風:常因氣虛陽衰或久病虛風,證見抽緩無力、神情萎靡、肢冷息微。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地龍(分急慢兩種)

    • 急跳者:性偏寒涼,走竄迅猛,能清熱息風、通絡止痙,對應急驚風之熱邪躁動。
    • 慢跳者:性較緩和,潛陽通絡,適合慢驚風之虛風內動,兼顧扶正祛邪。
    • 竹刀截取:古人認為金屬刀具可能影響藥性(五行相剋),竹刀屬木,與肝風相應,強化「息風」意象。
  2. 朱砂

    • 重鎮安神,清心定驚,協同地龍加強鎮痙之效,尤其針對驚風伴隨的神志不寧。
  3. 金錢薄荷湯送服

    • 薄荷辛涼透表,助地龍疏散風熱(急驚);金錢草(或指小劑量金錢薄荷)利濕化痰,針對慢驚潛在的痰濕病機。

整體配伍思維

  • 「同類相求」取象比類:以地龍跳動之急慢,對應人體驚風之緩急,體現「取類比象」思維。
  • 動靜結合:地龍動態通絡,朱砂靜態鎮攝,調和陰陽動靜之偏。
  • 分型施治:區分急慢用藥,展現中醫「辨證論治」精髓。

此方反映古代醫家對「驚風」的細緻觀察與直觀藥理運用,雖現代需科學驗證,然其分類思路與自然對應法則仍具啟發性。

傳統服藥法


地龍數條(五月五日取)。
上用竹刀分中截作兩段,看地龍跳得急者,慢者各另一處研爛,用朱砂末同研,和勻得所,丸如小綠豆大。
急驚用急跳者,慢驚用慢跳者,用金錢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胰臟炎霍亂大便秘結腮腺炎排尿困難尿道炎慢性腎衰竭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四肢抽搐下腹部痛上腹胃脘痛上吐下瀉噁心反胃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備急丸, 出處:《丹溪心法附馀》卷二十二引《應驗方》。 組成:地龍數條(5月5日取)。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

備急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八。 組成:乾薑(炮)1兩,大黃(炮)1兩,巴豆(去皮心,炒乾,别研)半兩。 主治:霍亂卒暴心腹痛。

備急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三六引《經驗秘方》。 組成:大黃1兩,巴豆10個(去殼,另研),乾白薑1兩(2味淨,去皮及石灰,爲細末)。 主治:心腹痛,大便結,心腹百病,氣虛不散。

備急丸, 出處:《活人方》卷三。 組成:延胡索3錢,木香1錢5分,五靈脂1錢5分,沉香1錢,巴霜7分。 主治:中寒脾弱,復傷生冷,肉食不能腐熟,停滯腸胃,心腹絞結爲痛,大便塞結不通,精神素旺者。

備急丸,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真茅朮(去皮尖)6分,母丁香6分,雄黃6分,朱砂(各淨末)6分,蟾酥6分。 主治:解毒鎮痛。主治:痧肚痛。各種痧症,心腹暴痛,憎寒壯熱,斑痧內悶,溫毒瘴癧,毒氣內侵。

備急丸,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組成:木香2錢半,大黃5錢,牽牛末5錢。 主治:痘後多食,胃弱不能勝谷,食蒸發搐,潮熱,大便酸臭,秘泄不調,或嘔吐腹痛;痘後餘毒已解,大便未通,燥屎作痛者;疹毒目胞腫而右頰有青筋,發熱頭額腹肚最甚,或兼嘔吐腹疼,傷食之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