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飲

DI LONG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直指》卷十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脾經 33%
膀胱經 33%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地龍飲方劑中包含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地龍的藥性: 地龍,即蚯蚓,性寒、味鹹,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平喘止咳的功效。其性寒,可清熱解毒,適用於熱性病症;其味鹹,可通經活絡,適用於血瘀不通之症;其具有平喘止咳之效,可緩解呼吸道疾病。
  2. 地龍與方劑主治: 地龍飲方劑常用於治療熱病、中風、癲癇、哮喘、風溼等病症。地龍的藥性與方劑所治疾病相符,能夠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因此,地龍飲方劑中包含地龍,是基於其藥性和方劑主治的合理性,是中醫辯證施治的體現。

主治功效


地龍飲主治功效分析

地龍飲,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為生地龍,配伍少量生薑汁、薄荷汁、生蜜,以新汲水調服,若熱象明顯,可加少量腦子。綜觀歷代醫家對地龍飲的記載,其主要功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治療病機

地龍飲主要針對「瘴瘧」、「諸瘧」,以及由此引發的「大熱煩躁」等症狀。結合方劑組成分析,其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清熱解毒:地龍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針對瘧疾等熱邪熾盛之症,可清解內蘊之熱。
  2. 活血化瘀:地龍亦有活血化瘀之效,瘧疾日久,易致氣血瘀滯,此藥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3. 清涼透散:方中配伍生薑汁、薄荷汁,二者均具辛散之性,可助藥力透達肌表,發散邪熱,緩解高熱。
  4. 潤燥生津:生蜜能潤燥生津,緩解熱病所致的口渴煩躁。
  5. 開竅醒神:腦子(冰片)性辛涼,可開竅醒神,針對熱邪熾盛所致的煩躁不安、神昏譫語有一定療效。

主治病證

從古籍記載來看,地龍飲主要針對以下病證:

  1. 瘧疾:地龍飲被廣泛用於治療瘧疾,尤其適用於熱盛型瘧疾。古籍中多次提及「瘴瘧」、「諸瘧」,均指瘧疾範疇。此類瘧疾以高熱、煩躁為主要表現,與地龍飲的清熱解毒功效相合。
  2. 熱病高熱煩躁:地龍飲不僅可用於瘧疾,亦可用於其他熱病導致的高熱煩躁。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提及「熱病煩渴」可採用地龍飲外塗,亦體現其清熱降溫的功效。
  3. 咽喉腫痛:劉奎在《松峯說疫》中指出,地龍飲可治「按之痛極,或通而復結,喘促狂亂」,似與咽喉腫痛等病證有關。 而《喉科金鑰全書》亦記載時師傅用地龍飲以消咽喉紅腫,防蛾患,可見其消炎解毒之功亦能應用於咽喉疾病。
  4. 暑毒:危亦林《世醫得效方》提及觀音丸可治暑毒,觀音丸方義與地龍飲相近,說明地龍飲亦可應用於暑熱之症。

治療原理分析

地龍飲的治療原理在於其**「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透邪外達」**的綜合作用。生地龍為君藥,直入血分,清解血中之熱毒,同時活血化瘀,改善因邪熱內鬱而導致的氣血瘀滯。配伍生薑汁、薄荷汁,則助藥力發散透達,使邪熱從肌表而解,達到「內清外透」的目的。生蜜則能潤燥生津,緩解熱病耗傷津液之弊。若熱勢過盛,可加少量腦子,以開竅醒神,防止熱極生風。

綜上所述,地龍飲是一首針對熱病、瘧疾之高熱煩躁等症狀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以清熱解毒為主,輔以活血化瘀、透邪外達、潤燥生津之法,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地龍飲, 出處:《直指》卷十二。 組成:生地龍3條(研細)。 主治:瘴瘧、諸瘧,大熱煩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