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散

蠶繭散

CAN JI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續刻經驗集瘄疹選要》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肺經 16%
膀胱經 16%
大腸經 16%
胃經 11%
腎經 11%
脾經 5%
心經 5%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蠶繭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疏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

白僵蠶為僵蠶的乾燥幼蟲,其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化痰散結之效。方中加入白僵蠶,針對的是風熱痰火內擾,導致的驚風抽搐、神志不清、口眼歪斜、肢體麻木等症狀。其清熱解毒之性,可化解病邪,止痙止痛;而其鎮驚止痙之效,則可安神定志,使患者恢復神志

蠶繭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 白礬性寒收斂,具有止血生肌的功效,能有效控制傷口出血,促進傷口癒合。蠶繭散多用於外傷出血,白礬的收斂止血作用有助於控制傷口出血,減少感染風險。
  2. 清熱解毒: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蠶繭散中加入白礬,可輔助治療外傷感染,預防傷口化膿,加速傷口癒合。

蠶繭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止癢止痛:滑石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止癢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濕熱內蘊而引起的皮膚瘙癢、疼痛,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滑石還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可以幫助皮膚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反應,促進損傷組織修復。

因此,蠶繭散中加入滑石,可以有效地清熱利濕、止癢止痛,同時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功效。

蠶繭散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解毒止癢: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蠶繭散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黃柏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癢,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2. 抑制細菌生長: 黃柏具有抑菌作用,可抑制導致皮膚病的細菌生長,進一步控制病情發展,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黃柏在蠶繭散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燥濕、解毒止癢和抑菌的作用,有助於有效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

蠶繭散中加入龍骨,主要是利用其鎮驚安神、收斂固澀的功效。

龍骨為動物骨骼化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其鎮驚安神作用可緩解驚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狀,而收斂固澀作用則可止汗止瀉、固精止帶,有助於改善因氣虛或脾虛導致的各種虛損症狀。

蠶繭散本身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夜啼、多汗等症,龍骨的加入不僅能加強鎮驚安神的效果,更能收斂固澀,有助於改善因氣虛或脾虛導致的汗多、夜啼等症狀,使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蠶繭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蠶繭散在古代主要用於治療兩類皮膚病症:

  1. 痘瘡:指天花或類似痘疹的皮膚病變
  2. 瘄及遍身生瘡:"瘄"在古代指麻疹,"遍身生瘡"則泛指全身性的潰瘍性或化膿性皮膚病變

方劑記載特別強調其能使"其核即下",意指能使病灶中的硬結或化膿核心排出。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組成藥物分析

  1. 蠶繭(3個):

    • 味甘性溫
    • 傳統用於治療瘡瘍腫毒
    • 煅燒後增加收斂作用
    • 推測能促進潰瘍面癒合,幫助排膿
  2. 白朮(1錢):

    • 味苦甘性溫
    • 健脾燥濕功效
    • 在方中可能調節局部濕性病變,促進組織修復
  3. 信石(1錢)(即砒霜):

    • 大毒之品
    • 強烈腐蝕作用
    • 傳統用於蝕瘡去腐
    • 推測可快速破壞壞死組織使其脫落

治療原理推論

蠶繭散通過三藥協同作用:

  • 信石發揮強力腐蝕作用,快速去除腐敗組織
  • 蠶繭調和信石的烈性,同時促進局部生肌
  • 白朮健脾燥濕,控制病灶濕性分泌物

整體形成"先攻後補"的治療策略:

  1. 先用信石強力腐蝕壞死組織
  2. 蠶繭促進新肉生長
  3. 白朮調節局部微環境

功效機制推測

  1. 除腐排瘡:信石的腐蝕性為主,加速潰瘍處壞死組織脫落
  2. 生肌斂瘡:蠶繭促進肉芽組織生長
  3. 燥濕固表:白朮調節局部代謝,減少分泌物

此方體現了傳統中醫處理嚴重皮膚潰瘍的"祛腐生新"治療思路,特別適用於伴有大量壞死組織和化膿的皮膚病灶。

傳統服藥法


蠶繭3個,白朮1錢,信石1錢。
俱火煅,為末。
摻爛肉上,3日。其核即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蠶繭散,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蠶繭3個,白朮1錢,信石1錢。 主治:瘰癧已破。

蠶繭散, 出處:《續刻經驗集瘄疹選要》。 組成:出蛾蠶繭、枯礬、滑石、黃柏、胡粉、龍骨(煅)各等分。 主治:痘、瘄及遍身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