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涎方

HUA TAN XIAN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23%
膀胱經 15%
脾經 15%
大腸經 15%
胃經 7%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化痰涎方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痰涎粘稠、不易咳出的情況,白礬可以起到收斂、乾燥的作用,幫助痰液變得稀薄,易於排出。
  2. 清熱解毒:白礬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緩解痰液中可能存在的熱毒。在一些伴有發熱、口渴等症狀的咳嗽,加入白礬可以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幫助緩解病症。

化痰涎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化痰止咳:白僵蠶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其能有效清除肺熱痰濁,對於痰多咳嗽、痰粘難咳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二、息風止痙:白僵蠶性寒,能清熱息風,對於因熱痰壅盛而引起的驚風、抽搐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化痰涎方中加入白僵蠶,可有效化痰止咳,並輔助息風止痙,提高藥方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化痰涎方:中醫祛痰化濕的良方

化痰涎方,又稱「消痰湯」,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化痰涎、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痰飲、咳嗽等症。方劑組成包括白礬和白僵蠶,兩者協同作用,可有效祛痰排濕,緩解咳嗽。

白礬

  • 性味:辛、寒
  • 歸經:肝、肺經
  • 功效: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主治: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白僵蠶

  • 性味:甘、寒、微苦
  • 歸經:肺、肝經
  • 功效: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主治: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化痰涎方組成及功效

化痰涎方由白礬和白僵蠶組成,兩者協同作用,具有化痰涎、潤肺止咳之功效。白礬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白僵蠶性甘、寒、微苦,入肺、肝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化痰涎方主治

化痰涎方主治痰飲、咳嗽等症。痰飲為中醫名詞,指人體內積聚的痰液和水濕。咳嗽是人體因呼吸道受到刺激而產生的反射動作,可以將呼吸道內的異物排出體外。化痰涎方可有效祛痰排濕,緩解咳嗽。

總結

化痰涎方為中醫常用方劑,由白礬和白僵蠶組成,具有化痰涎、潤肺止咳之功效,主治痰飲、咳嗽等症。方劑組成協同作用,可有效祛痰排濕,緩解咳嗽,為中醫治療痰飲、咳嗽的常用方劑之一。

傳統服藥法


明礬1兩(枯過),白僵蠶半兩(去頭腳絲)。
化痰涎。
上為末,研生薄荷令爛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20丸,薄荷湯送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心內膜炎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二尖瓣狹窄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化痰涎方, 出處:《續本事》卷五。 組成:明礬1兩(枯過),白僵蠶半兩(去頭腳絲)。 主治:化痰涎。主治:痰飲,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