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蛻散

蠶蛻散

CAN TU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2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21%
大腸經 14%
胃經 14%
三焦經 8%
腎經 7%
脾經 7%
膀胱經 7%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蠶蛻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蠶蛻散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白礬能有效抑制濕氣,減輕瘙癢症狀。
  2. 收斂生肌: 白礬具有收斂作用,能促進創口癒合,加速皮膚再生。蠶蛻散中加入白礬,可有效改善皮膚損傷,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

蠶蛻散中包含人中白,是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人中白,即為人參的鬚根,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方中以蠶蛻為主,具有祛風止癢、解毒生肌的功效,而人中白則輔助其活血化瘀,以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反應。此外,人中白還能起到補氣益血的作用,對於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皮膚病症亦有療效,與蠶蛻散整體的功效相輔相成。

蠶蛻散中包含五倍子,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止瀉:五倍子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之效。對於因脾胃虛弱、腸道功能失調導致的腹瀉,五倍子能收斂腸道,減少水分流失,達到止瀉效果。
  2. 止血生肌:五倍子具有止血生肌之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蠶蛻散中加入五倍子,有助於治療因外傷或感染導致的皮膚潰瘍、濕疹等疾病,促進傷口癒合。

五倍子在蠶蛻散中的加入,不僅能發揮收斂止瀉、止血生肌的功效,更能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蠶蛻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止痙,通竅止痛: 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風止痙、通竅止痛的功效。其可驅散風邪,治療因風邪入侵而引起的痙攣、抽搐等症狀,同時可通經絡、散結塊,改善因風寒阻滯而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狀。
  2. 治風濕痺痛: 蠶蛻散常用於治療風溼痺痛,白僵蠶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緩解風濕痺痛引起的疼痛、麻木、肢體活動障礙等症狀。

此外,白僵蠶還能散瘀消腫,對於風濕痺痛引起的局部腫脹也有一定幫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蠶蛻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痘疹後牙宣,牙龈生瘡,時時出血;走馬疳」,皆屬熱毒鬱滯、腐蝕黏膜之疾。

  1. 痘疹後牙宣:痘瘡屬熱病,餘毒未清,上攻齒齦,導致牙齦萎縮、出血。
  2. 走馬疳(急性壞疽性口炎):熱毒熾盛,快速腐蝕口腔組織,多見於體弱或熱病後期,與現代壞死性齦口炎相似。

此方針對「熱毒腐蝕」之病機,以清熱解毒、斂瘡止血為核心。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蠶蛻紙(燒灰)

    • 蠶蛻為蠶羽化所遺之殼,性平或微寒,燒灰後具收斂止血、解毒療瘡之效。
    • 蠶蛻紙灰外用可吸附腐肉、促進瘡面癒合;內服則清解上焦熱毒,尤擅口腔黏膜病變。
    • 其質輕上行,契合「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理,直達牙齦病所。
  2. 酸漿草汁

    • 酸漿草(即酢漿草)性寒酸,能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其汁液擅治口腔潰瘍及出血。
    • 酸味收斂,助蠶蛻灰止血生肌;寒性清熱,協同化解熱毒。
    • 少量酒行藥勢,引藥上行至口腔,兼活血通絡,防血滯成瘀。
    • 酒之溫性可制酸漿草過寒,避免冰伏邪毒。

配伍思路
全方以「清熱解毒—收斂止血—引藥上行」為主軸:

  • 蠶蛻灰為君,專攻腐蝕性熱毒;
  • 酸漿草為臣,增強清熱之力並協同斂瘡;
  • 為佐使,調和藥性,導藥達病所。
    三者合奏「清解腐毒、生肌止血」之效,針對熱毒急症(如走馬疳)或痘後餘熱上攻,迅速控制病情。

延伸推論
此方輕靈簡峻,符合中醫「急則治標」原則,尤其適合黏膜潰爛伴出血之實熱證。若見虛寒或氣血兩虧者,則需加味調補,然此為原方未載之變通。

傳統服藥法


蠶蛻紙1大張(燒作灰,研)。
催產。
上以酸漿草爛搗,絞取自然汁3分許,酒3分許,同微暖,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涼血止血的作用,陰虛血虧者慎用。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麻疹子宮崩漏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胃腸出血牙齒緊閉口張不開月經期間過長吐血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蠶蛻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組成:蠶蛻紙1大張(燒作灰,研)。 主治:催産。主治:産難。

蠶蛻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七引《海上方》。 組成:蠶蛻紙、棕櫚皮(各燒灰存性)。 主治:崩漏下血不止。

蠶蛻散, 出處:《嶺南衛生方》卷中。 組成:蠶蛻紙(是出蠶子了紙也)不拘多少。 主治:面青脈絕,腹脹吐血,口噤,昏昧如醉。牛馬誤吃花蜘蛛,腹脹欲死者。

蠶蛻散, 出處:《片玉痘疹》卷十二。 組成:枯礬2錢,人中白(刮,以火煅令白)2錢,五倍子2錢,蠶退紙(燒灰)2錢。 主治:痘疹後牙宣,牙齦生瘡,時時出血;走馬疳。

蠶蛻散,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 蠶蛻散(方出《千金》卷三,名見《醫級》卷九。)出處:方出《千金》卷三,名見《醫級》卷九。組成:蠶子故紙(方)1尺。主治:婦人斷産。 。 主治:婦人斷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