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蛹汁方

蠶蛹汁方

CAN YONG ZHI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9.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胃經 33%
肺經 33%
肝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蠶蛹汁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是利用其袪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

白僵蠶為蠶蛾幼蟲感染白僵菌後,經乾燥製成。其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痙之效。蠶蛹本性燥熱,白僵蠶能清熱解毒,平衡其燥性,並可祛風止痙,緩解因風邪或熱邪所致的抽搐、痙攣等症狀。同時,白僵蠶亦有助於散結,對於因痰濁瘀血所致的腫塊亦有輔助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蠶蛹汁方】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載治療「蛔蟲」,屬古代驅蟲類方劑。蠶蛹為蠶吐絲結繭後所化之蛹體,古醫籍認為其性味甘平,能殺蟲消積。通過空腹頓服新鮮蠶蛹汁或乾粉,直接作用於腸道寄生蟲,促使蛔蟲排出體外。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繰絲蠶蛹

    • 特性:蠶蛹富含蛋白質及油脂,古代認為其「蟲類相制」,蛔蟲遇蠶蛹汁可能因氣味或成分(如蠶蛹含某些酶類)而受抑制,失去附著腸道之力。
    • 炮製應用
      • 鮮汁:生用絞汁,保留活性成分,空腹服用使藥力直達腸道。
      • 乾粉:曬乾搗末便於儲存,和粥飲可緩和藥性,兼顧護胃。
  2. 配伍邏輯

    • 單方直攻:不另配他藥,集中藥力於驅蟲,體現「簡而專」的治蟲思路。
    • 服法設計
      • 頓飲:短時內高濃度藥汁接觸蟲體,增強殺蟲效果。
      • 粥飲送服:乾粉借粥之溫潤行藥勢,兼防蟲體躁動引起腹痛。

三、治療原理推論
蠶蛹可能透過兩種途徑奏效:

  • 物理作用:汁液黏稠或成分刺激蛔蟲,使其麻痺或脫離腸壁。
  • 生化作用:蠶蛹所含物質(如不飽和脂肪酸)干擾蛔蟲代謝,古稱「蟲得甘則動,遇辛則伏」,甘平之性誘蟲後再制伏。

此方反映古代「以蟲治蟲」的經驗智慧,然具體機轉需結合現代研究進一步驗證。

傳統服藥法


繰絲蠶蛹2合。
爛研,生布絞取汁,空心頓飲之。非繰絲時,即須依時收取蠶蛹,曬乾,搗羅為末。
用時以意斟酌多少,和粥飲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蛔蟲病

相同名稱方劑


蠶蛹汁方,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九。 組成:缲絲蠶蛹2合。 主治:蛔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