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滌垢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滌垢湯所治之痰熱壅肺、咳嗽喘促等症狀,白僵蠶可起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 熄風定驚,解痙止搐:白僵蠶還具有熄風定驚、解痙止搐的功效,對於因痰熱內擾、風痰上擾所致的驚厥、抽搐等症狀,白僵蠶可起到鎮靜安神、平息痙攣的作用,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病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滌垢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綜合以上古文記載,中藥方劑「滌垢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乳癬。此症狀類似疥癬,最初發於手足,逐漸蔓延至腹部和背部,病情持續且反覆發作。
治療原理
「滌垢湯」的主要成分為白殭蠶。其治療原理基於白殭蠶的藥理作用:
- 祛風解痙,化痰散結: 白殭蠶能夠驅散風邪,解除痙攣,並能化解痰濕,消散結節。這有助於緩解乳癬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症狀,並抑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 滅菌消炎: 白殭蠶具有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作用,有助於控制乳癬引發的皮膚感染,減輕炎症反應。
古文記載「滌垢湯」的用法為「煎湯浴之」,即將白殭蠶研磨成末後煎煮成湯劑,用於外洗患處。這種用法體現了中醫外治法的特點,通過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達到清潔、消毒、消炎的目的。
此外,古文中還提到「滌垢湯」常與「換形散」配合使用。「滌垢湯」先行洗浴,去除體表污垢和病邪,「換形散」隨後外搽,進一步發揮消炎、解毒、生肌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中還提及「滌垢湯」可以「一日一次,或二日一次,毒必發出」,這提示了白殭蠶可能具有一定的透疹作用,有助於將體內的毒素排出。
總體而言,「滌垢湯」以白殭蠶為君藥,通過其祛風、化痰、消炎、滅菌的功效,直接作用於乳癬的病灶,起到清潔、消毒、止癢、消腫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配合「換形散」使用,更能增強療效,促進康復。
傳統服藥法
僵蠶不拘多少(去嘴,研末)。
煎湯,浴之,或1日1次,或2日1次,毒必發出,然後用換形散搽之。
《仙拈集》引本方用僵蠶、蔥白、花椒各二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疥癬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滌垢湯, 出處:《奇方類編》卷下。 組成:僵蠶不拘多少(去嘴,研末)。 主治:小兒乳癬,症類疥癬,起於手足,次遍腹背,纏綿不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