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沙蒸方

蠶沙蒸方

CAN SHA ZHENG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9.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胃經 33%
肺經 33%
肝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蠶沙蒸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蠶沙本身亦能燥濕止癢,二者合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
  2. 活血通絡:白僵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作用。與蠶沙共同使用,可以改善氣血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蠶沙蒸方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風冷氣閉」及「近感癱風人」,其證屬外感風寒濕邪,痺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甚則肢體痿廢不用。

  1. 風冷氣閉:指風寒之邪侵襲肌表,腠理閉塞,營衛失調,常見惡寒、肢體僵痛、無汗等症。
  2. 癱風:屬中風範疇,多因風邪夾痰濕阻滯經絡,氣血不通而致偏癱、肢體不遂。

此方通過「蒸法」外治,使藥力透達肌腠,開泄鬱閉,發汗祛邪,從而疏風散寒、溫通經絡。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蠶沙(蠶屎)

    • 性味甘辛溫,歸肝脾經,古醫籍載其能「祛風除濕,和胃化濁」。
    • 蠶食桑葉而生,其屎兼具桑葉輕宣升散之性,配合溫酒蒸熱,可深入肌腠,驅散風寒濕邪。
  2. 醇酒

    • 酒性辛溫,能活血通絡、助藥勢透達。此處用酒拌蠶沙蒸製,取其辛散之性增強發汗解表、溫通血脈之效。

配伍邏輯

  • 「蒸法」結合藥性:蠶沙借酒力蒸騰之氣,外敷於患側,經由溫熱刺激促使腠理開泄,風寒濕邪隨汗而解。
  • 針對「癱風」:通過局部溫熨,改善氣血瘀滯,緩解肢體痿痹。《本草綱目》提及蠶沙治「風痹不仁」,佐證其通痹之效。

治療原理
此方屬中醫「外治法」中「蒸浴療法」範疇,利用藥物與熱力協同作用:

  1. 發汗祛邪:溫熱刺激毛孔開張,風寒濕邪由表而出,符合「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內經》)原則。
  2. 溫通經絡:蠶沙與酒的溫散特性,能活絡逐瘀,適用於寒凝血瘀之癱瘓、痹痛。

總結
此方以蠶沙為君,酒為使,通過外蒸發汗,針對風寒閉表、經絡痺阻之證,體現中醫「從外治內」的思維。其機理在於藉溫通之力,調動氣血,恢復經脈暢通。

傳統服藥法


醇酒3升,蠶屎5鬥。
以3升醇酒,拌蠶屎五斗,用甑蒸熱。
於暖室中,鋪於油單上,令患風冷氣閉及近感癱風人,就所患一邊臥,看溫熱厚蓋覆,汗出為度。若虛,人須常在左右,防大熱昏冒。仍令頭面在外,不得壅覆。未痊癒,間再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蠶沙蒸方, 出處:《本草衍義》卷十七。 組成:醇酒3升,蠶屎5鬭。 主治:風冷氣閉,及近感癱風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