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朮散

WU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20%
肺經 17%
肝經 15%
心經 9%
膽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朮散方劑中包含烏藥,主要是因為烏藥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烏朮散主要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烏藥作為溫中行氣藥,能夠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同時,烏藥也能夠溫中止痛,對於寒凝氣滯引起的腹痛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因此,烏藥的加入,可以增強烏朮散的行氣止痛、溫中止痛功效,更好地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病症。

烏朮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相輔相成,增強活血化瘀功效:烏朮散以烏頭為主,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但偏於溫燥。川芎性溫,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烏頭相配,可以協調藥性,既能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又能避免烏頭過於燥烈,起到溫和活血的作用。
  2. 疏通經絡,促進藥力滲透:川芎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使藥物更容易滲透到病竈部位,提高烏朮散的療效。

烏朮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烏朮散主治風寒濕痺,而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止痛之效,白芷則擅長通竅止痛、散風止癢。二者合用,可加強散寒止痛之功,並兼具疏風通竅,改善鼻塞、頭昏等症狀。
  2. 協調藥性,避免毒性:烏頭性溫熱,白芷性溫,二者合用可以協調藥性,避免烏頭過於燥烈,減少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同時也使藥效更趨平和。

烏朮散中加入青皮,主要是為了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疏肝止痛的功效。烏朮散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脹痛,而肝氣鬱結,氣機不暢,也是導致胸腹脹痛的重要原因。青皮可以疏肝理氣,使肝氣舒暢,氣血運行通暢,從而緩解胸腹脹痛的症狀。

此外,青皮還可以健脾消食,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進一步增強烏朮散的療效。

烏朮散方劑中包含蒼朮,乃因二者皆具除濕燥濕之效,且藥性相輔相成。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善於燥濕化濕,並能升陽健脾。烏朮亦味辛、苦,性溫,入脾、肝經,擅長除濕止痛,亦能健脾燥濕。二者同用,則燥濕之力更強,且蒼朮助烏朮升陽健脾,烏朮助蒼朮除濕止痛,相得益彰,共奏除濕健脾,止痛止癢之效。

烏朮散中添加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烏朮散以烏朮為主藥,性溫燥,可燥濕止癢,但久服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味甘而氣緩,能緩和烏朮的燥性,避免其過於燥烈,保護脾胃,防止藥性過於偏燥。

2. 扶正固本: 烏朮散用於治療濕邪引起的各種皮膚病,而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可以扶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更好地抵抗濕邪,促進皮膚病的痊癒。

烏朮散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風散寒,行氣止痛: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風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與烏朮散中其他藥材如烏朮、白芷、蒼朮等搭配,能增強散寒止痛的效果,適用於風寒襲肺、頭痛鼻塞、胸悶腹痛等症狀。
  2. 解表發汗,助藥力達表: 紫蘇葉具有發汗解表作用,與烏朮散其他藥材相輔相成,能促進藥力達表,更有效地驅散外邪,緩解症狀。

烏朮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香附性辛、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止痛的功效。烏朮散以烏朮、蒼朮等燥濕健脾之藥為主,易於燥氣傷陰,而香附可疏肝理氣,調和藥性,避免燥性傷陰,同時兼顧止痛作用,緩解因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
  2. 健脾消積:香附亦能健脾消積,助消化,與烏朮散中其他健脾利濕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健脾祛濕,消食化積的效果。

烏朮散方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烏朮散主要治療脾虛濕困、氣滯血瘀等症,而陳皮能理氣解鬱,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改善濕困、腹脹等症狀。
  2. 調和藥性:烏朮散中含有烏朮、蒼朮等辛燥之品,易傷脾胃。陳皮性溫,能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

總之,陳皮在烏朮散中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更能調和藥性,使其更利於脾胃,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烏朮散 中藥方劑

烏朮散 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烏藥、川芎、白芷、青皮、蒼朮、甘草、紫蘇葉、香附和陳皮。

烏藥辛、苦,溫。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和祛痰等功效。主治七情鬱結、氣血凝停、霍亂吐瀉、痰食稽留、寒凝氣滯的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墜腫痛、痛經、寒邪侵犯肺臟、肺氣失宣、乳腺炎、瘰癘等證。

川芎辛、溫。入肝、脾、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和強筋骨等功效。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和胸脅刺痛等症。

白芷辛、溫。入肺、胃、大腸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和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青皮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和降氣等功效。主治肝氣鬱結、經痛、跌打損傷、痰熱壅滯、噁心嘔吐、胸膈滿悶、脅痛、腹痛、食積、消化不良、呃逆和噯氣等症。

蒼朮辛、苦,溫。入脾、胃、肝、腎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和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寒濕身痛、筋骨疼痛、風濕痹痛、水腫、尿少、目赤腫痛和瘡瘍腫毒等症。

甘草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和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紫蘇葉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咳嗽氣喘、胸悶嘔吐、腹痛泄瀉、胎動不安、產後血暈、霍亂吐瀉、瘡瘍腫毒、風疹瘙癢、水腫、尿少等症。

香附辛、苦、降。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和散結消痞等功效。主治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香附辛烈,氣味濃烈,以氣用事,故專治氣結為病,可用於治療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症狀。

陳皮辛、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和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總結

烏朮散 中藥方劑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感冒、傷風、濕氣,不分陰陽兩種證狀的功效。它主要由烏藥、川芎、白芷、青皮、蒼朮、甘草、紫蘇葉、香附和陳皮組成。這些成分具有多種不同的功效,包括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補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烏朮散 適用於治療感冒、傷風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燥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合風寒濕氣引起的感冒,症見頭痛、發熱、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胸悶、腹脹、便溏等。但陰虛內熱、氣虛無力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感冒

相同名稱方劑


烏朮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一引《楊氏家藏方》。 組成:烏藥10兩,川芎10兩,杜白芷10兩,青皮4兩半,蒼朮7兩,甘草1兩半,紫蘇半兩,香附子半兩,陳皮5兩。 主治:感冒風寒濕氣,不問陰陽二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