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膿湯

PAI N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匱》卷中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5%
肺經 28%
脾經 26%
心經 9%
胃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排膿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排膿湯多以辛溫燥烈之品為主,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能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猛烈,避免傷及正氣。
  2. 緩解毒性: 排膿湯中的某些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具有較強的毒性。甘草具解毒功效,能減輕這些藥物的毒副作用,確保藥物安全有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排膿湯中起到調和藥性、緩解毒性的作用,確保藥物安全有效,並保護患者正氣。

排膿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引藥下行: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宣肺氣、消痰止咳的作用。排膿湯中常因膿液積聚於體內而導致氣機鬱滯,桔梗可幫助宣通肺氣,使藥物更易下行,達至排膿的效果。
  2. 引導膿液外排:桔梗具有引導膿液外排的作用。排膿湯中的其他藥物,例如金銀花、連翹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桔梗則可以引導這些藥物深入膿瘍部位,促進膿液的排出。

排膿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排膿湯多用於治療寒邪入侵、氣血凝滯、膿液難以排出等症,生薑可溫陽散寒,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膿液順利排出。
  2. 調和藥性: 排膿湯中多用寒涼藥物,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薑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減輕患者服用藥物的不良反應。此外,生薑還可減輕藥物本身的苦寒之味,使患者更易接受。

排膿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藥性: 排膿湯主要針對化膿傷口,藥性偏寒涼,而大棗性甘溫,可緩解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有助於維持病人體力,促進傷口癒合。
  2. 補益氣血: 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幫助傷口更快癒合,並緩解因疾病引起的體虛乏力等症狀。

總之,大棗在排膿湯中起到緩解藥性、補益氣血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排膿湯」

排膿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主治瘡癰、腸癰等化膿性感染性疾病。

組成

排膿湯由甘草、桔梗、生薑、大棗四味藥材組成。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桔梗:性味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大棗: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氣、益氣生津、調和營衛、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

功效

排膿湯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主治瘡癰、腸癰等化膿性感染性疾病。

用法

排膿湯一般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總結

排膿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主治瘡癰、腸癰等化膿性感染性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瘡癰、腸癰等疾病。
  2. 本方中的甘草具有緩急止痛的功效,如果患者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應慎用本方。
  3. 本方中的生薑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如果患者有感冒、發熱等疾病,應慎用本方。

相關疾病


黃帶漏睛胸悶胸痛

相同名稱方劑


排膿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黃耆、白芷、五味、人參各等分。 主治:排膿補氣。主治:肺癰巳吐膿後。

排膿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甘草2兩,桔梗3兩,生薑1兩,大棗10枚。 主治:行氣血,和榮衛。開提肺氣,調和營衛。主治:瘡癰,腸癰。

排膿湯,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黃耆1錢2分,穿山甲1錢2分,白芷1錢2分,當歸1錢2分,金銀花1錢,防風1錢,川芎1錢,瓜蔞仁1錢。 主治:腸癰。小腹脹痛,裏急後重,時時下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