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毒丹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收斂止血: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燥濕止癢的功效。在消毒丹中,白礬可以收斂傷口,防止流血不止,同時也能抑制細菌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殺菌消毒: 白礬本身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減少感染的風險。在消毒丹中,白礬的殺菌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傷口恢復。
消毒丹是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砒霜(As2O3),其主要應用在某些傳染病的治療中。砒霜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強烈的解毒作用,能夠有效對抗病邪及病菌。其性味苦寒,能夠清熱解毒,通過壓制一些病理因子來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
然而,砒霜的使用必須謹慎,劑量過高或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毒副作用,造成中毒。因此,在傳統中醫中,這類方劑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配,並要求醫師在監督下使用,以確保安全性及療效。消毒丹的配方強調了中醫對於療效與安全的綜合考量,應用時需專業指導,以達到最佳療效而不引發副作用。
消毒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消炎殺菌。方劑中包含蛇牀子,主要原因在於蛇牀子具有多種藥理作用,特別是其抗菌、抗炎和解毒的特性。蛇牀子含有揮發油及多種化學成分,這些成分能有效抑制多種病原菌的生長。
另外,蛇牀子也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提高免疫力,從而增強身體對感染的抵抗力。中醫理論認為,蛇牀子能夠宣肺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特別有效。此外,蛇牀子在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濕疹、癬癥等皮膚病,這些疾病往往伴隨著感染和發炎。因此,將蛇牀子納入消毒丹的組成中,能夠增強此方劑的綜合療效,有助於更好地達到消毒、解毒的目的。
消毒丹中包含硫磺,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菌消毒:硫磺具有強烈的殺菌消毒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種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的生長繁殖。古代醫家將硫磺用於治療皮膚病、疥癬等,其殺菌功效在消毒丹中得以體現。
2. 祛風止癢:硫磺性溫燥,具有祛風止癢的作用,可緩解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在消毒丹中,硫磺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其治療皮膚病的功效。
綜上,硫磺在消毒丹中扮演着殺菌消毒和祛風止癢的重要角色,使其成爲治療皮膚病的有效方劑。
消毒丹方劑中含有海螵蛸,主要原因有二:
一、收斂止血: 海螵蛸性寒,味鹹,入肝、脾、腎經,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其富含碳酸鈣,可吸附血液,加速凝血,並有助於止血。
二、清熱解毒: 海螵蛸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抑制細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消毒丹的清熱解毒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海螵蛸在消毒丹方劑中,扮演著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外傷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消毒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消毒丹主治「牛皮血癬瘡」,此症在中醫古籍中多指皮損肥厚如牛皮(苔蘚化)、表面覆有鱗屑、甚或潰爛流黃水、膿血的頑固性皮膚病,類似現代醫學的「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或「頑癬」等。其病機多與濕熱蘊結、風毒搏於肌膚、血燥生風有關,病程纏綿難愈,易反覆發作。
此方外用以燥濕殺蟲、解毒斂瘡為主,針對皮損滲液多、腐臭穢濁,或膿血粘膩者效果尤佳。若患處濕腫黃水淋漓,甚至血風臭穢成片,可加核桃殼灰增強收斂生肌之效。
二、組成藥物功效及治療原理
明礬(10兩)
- 性味酸澀寒,具燥濕止癢、收斂解毒之效。
- 能凝固蛋白質,減少滲出,抑制瘡面腐爛,適用於濕疹滲液、潰瘍糜爛。
白砒(5錢)
- 辛熱大毒,古代外用取其蝕瘡去腐、殺蟲止癢之力。
- 對頑癬、惡瘡有腐蝕壞死組織、抑制黴菌寄生蟲之效,但需謹慎用量。
蛇床子(7合,炒)
- 辛溫,功擅祛風燥濕、殺蟲止癢,為皮膚癬瘡常用藥。
- 現代研究證實其具抗真菌、抗炎作用,適用於濕疹、疥癬瘙癢。
硫黃(5兩)
- 性溫有毒,外敷能殺蟲療癬、燥濕解毒,自古為疥瘡、癬症要藥。
- 可抑制皮脂分泌,破壞寄生蟲及細菌生存環境。
海螵蛸(5兩)
- 鹹澀微溫,長於收濕斂瘡、止血生肌。
- 對潰瘍久不收口、滲血滲液者可吸附濕液,促進瘡面修復。
核桃殼灰(選加)
- 燒灰存性後苦澀收斂,加強燥濕斂膿之力,適用於腐臭潰爛嚴重者。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礬、砒為核心,礬收濕斂瘡,砒蝕腐殺蟲,二者合用可強化去腐生新之效;蛇床子、硫黃助其祛風殺蟲,針對癬瘡癢痛;海螵蛸收濕護瘡,防止砒礬過於峻烈傷正。全方峻毒與收斂並用,既攻邪(殺蟲、去腐),又固本(斂瘡、生肌),形成「腐蝕—燥濕—收斂」的治療鏈,適用於濕熱毒蘊、久潰不斂的頑固皮瘡。
四、適用證候推論
- 濕毒型癬瘡:皮損潮紅糜爛、滲液腥臭,舌苔黃膩。
- 血燥風癢:皮膚肥厚粗糙、脫屑劇癢,夜間加重。
- 潰瘍腐穢:瘡面膿血黏濁、周邊腫硬,久不癒合。
此方以毒攻毒,專攻頑疾,然須辨證精準,配合適當的賦形劑(如菜油調塗緩和刺激性),方可發揮療效。
傳統服藥法
明礬10兩,白砒5錢,蛇床子7合(炒),硫黃5兩,海螵蛸5兩。如血風臭穢成片,濕腫黃水淋灕,或膿血粘漬太重,加核桃殼灰1兩,以菜油調塗。
上為末。先將砒、礬漸摻入鍋內,俟礬化枯收起,又將些摻下,如此待枯盡,方同下三味,和研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消毒丹有毒,使用時要注意用量,不可過量。
- 消毒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 消毒丹不宜用於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毒丹, 出處:《魯府禁方》卷三。 組成:朱砂。 主治:小兒痘瘡疹子,不問已出未出。
消毒丹, 出處:《解圍元薮》卷四。 組成:明礬10兩,白砒5錢,蛇床子7合(炒),硫黃5兩,海螵蛸5兩。 主治:牛皮血癬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