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止瀉湯

HUANG BAI ZHI XI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二十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9%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1%
大腸經 11%
膀胱經 3%
膽經 3%
胃經 3%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黃柏止瀉湯中使用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對於濕熱下注、腸胃濕熱引起的腹瀉,黃柏能有效清熱燥濕,止瀉止痢。
  2. 固澀止瀉: 黃柏具有收斂固澀之效,能固澀腸道,減少腸蠕動,從而抑制腹瀉。

因此,黃柏在黃柏止瀉湯中起到清熱燥濕、固澀止瀉的功效,是治療濕熱下注、腸胃濕熱引起的腹瀉的重要藥材。

黃柏止瀉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脫: 黃柏寒涼,瀉下止瀉,但易傷脾氣,導致氣虛。人參性溫,補氣益脾,能扶正氣,避免黃柏過於寒涼而傷正。
  2. 協調藥性: 黃柏苦寒,瀉下力強,人參甘溫,補氣力強,二者相配,寒熱相濟,既能止瀉,又能避免寒涼傷正,使藥效更為協調,提高療效。

因此,人參在黃柏止瀉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能補氣固脫,又能協調藥性,使藥效更加平衡,達到更好的療效。

黃柏止瀉湯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澀止瀉: 地榆性寒,味苦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其能收斂腸道,減少腸蠕動,並有助於止血,對於因腸道虛寒、滑脫而引起的腹瀉尤為有效。
  2. 清熱解毒: 黃柏本身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而地榆亦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兩者合用,可以更好地清熱解毒,並有效控制腸道炎症,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

總之,地榆在黃柏止瀉湯中,既能固澀止瀉,又能清熱解毒,與黃柏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瀉功效。

在中藥方劑「黃柏止瀉湯」中,阿膠的加入是因為其具有滋陰補血、止血潤燥的功效。阿膠性溫味甘,能夠滋陰補血、止血潤燥,適用於治療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出血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阿膠能夠增強方劑的滋陰補血作用,對改善血液循環和止血非常有益。

黃柏止瀉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瀉痢止瀉: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其苦寒之性可瀉脾胃之熱,止瀉痢腹痛,並可清熱解毒,治療因濕熱內蘊引起的腹瀉。
  2. 配伍增效: 黃連與黃柏同屬苦寒之品,二者相配,苦寒之性更強,能更有效地瀉火止瀉,清熱解毒。同時,黃柏偏於清熱利濕,而黃連偏於清心瀉火,兩者互相配合,可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

黃柏止瀉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功。黃柏止瀉湯中黃柏寒涼,容易傷及脾胃,茯苓的健脾作用可以緩解黃柏對脾胃的損傷,同時幫助脾胃運化水濕,防止濕邪內停加重瀉痢。
  2. 配伍增效: 茯苓與黃柏配伍,既能增強黃柏止瀉的效果,又能減輕黃柏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臨牀應用。 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能配合黃柏清熱利溼,共同作用於腸道,更有效地止瀉。

在中藥方劑「黃柏止瀉湯」中,艾葉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的功效。艾葉性溫味苦辛,能夠溫經散寒、止血安胎,適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出血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艾葉能夠增強方劑的溫經散寒作用,對改善寒性疾病和婦科問題非常有益。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柏止瀉湯」,主要成分包括黃柏、人參、地榆、阿膠、黃連、茯苓和艾葉等。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黃柏止瀉湯主治功效為下焦虛冷,是指腰部以下的部位,包括膀胱、腎臟等器官。虛冷是指這些器官的功能減弱,導致局部溫度偏低,出現畏寒怕冷、小便清長、腰膝酸軟等症狀。大小便洞泄不止,是指大便和(或)小便稀薄清冷,且無法控制,經常不自覺地流出。以上症狀皆可由黃柏止瀉湯緩解。

黃柏止瀉湯組成中藥介紹:

  •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 地榆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止痛,排膿止痛,是治療瘡痍、癰腫、疔瘡、膿瘍等膿血疾病的良藥。

  • 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治貧血、經期不順、產後失血,悉有裨益。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柏3兩,人參3兩,地榆3兩,阿膠3兩,黃連5兩,茯苓4兩,櫸皮4兩,艾葉1升。
上(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3升,去滓,下膠消盡,分3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下焦虛冷、大小便洞泄不止的患者。陰虛火旺、大便乾結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黃柏止瀉湯, 出處:《千金》卷二十。 組成:黃柏3兩,人參3兩,地榆3兩,阿膠3兩,黃連5兩,茯苓4兩,榉皮4兩,艾葉1升。 主治:下焦虛冷,大小便洞泄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