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三黃調經湯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三黃調經湯主要針對血熱妄行、經期不調、痛經等症,而黃連可以清泄心火,涼血止血,緩解血熱導致的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
- 制約其他藥物的燥烈: 三黃調經湯中含有黃芩、黃柏等藥物,性較為燥烈,容易傷陰。而黃連可以起到制約其他藥物燥烈的作用,避免其過於寒涼,保持整體方劑的平衡,達到更好的療效。
三黃調經湯是一個經典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女性的月經問題,特別是由於濕熱引起的症狀。方中含有黃柏,這是一味具有清熱燥濕、解毒功效的藥材。黃柏在三黃調經湯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清熱作用上,能有效地清除體內因濕熱造成的病邪。
在女性月經不調的情況下,常常伴隨著體內濕熱的積聚,這樣的狀態可能導致經期延遲、經量異常、經痛等問題。黃柏可以通過其特有的寒涼性質,幫助降低體內的熱量,從而調整月經的規律。此外,黃柏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使整個方劑在功效上更加協調,提高治療效果。
總體而言,黃柏的加入使三黃調經湯能夠更有效地調理女性的生理狀態,幫助恢復健康的月經週期。通過清熱與燥濕,黃柏不僅治療對症,更從根本上解決了造成月經不調的內因。
三黃調經湯是傳統中醫中常用的方劑之一,其主要作用在於調理月經,改善女性的生理狀況,其組成中包含阿膠,這一成分的加入具有深遠的意義。阿膠以驚人的營養價值和滋補功效而聞名,主要由驢皮製作而成,富含膠原蛋白、氨基酸、維生素等成分,對於女性而言,能有效改善貧血、增強體質。其滋陰補血的特性,能夠調和腎陰,平衡人體內的陰陽,對於因陰虛導致的月經不調等症狀尤為有效。此外,阿膠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期不適,減輕痛經等症狀,從而使女性在經期時感到更加舒適。綜合而言,阿膠作為三黃調經湯中的重要成分,不僅能提升方劑的整體效能,更針對女性的生理特點提供了相應的調理和護理,彰顯了中醫藥在女性健康方面的智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三黃調經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醫案》,主治「血奔不止,誤服人參,神誌欲狂,熱血上衝心者」。其證屬熱迫血行,人參性溫補氣,誤用後反助火勢,致使血熱妄行加劇,上擾心神。方名「調經」點出其核心在清熱止血、調和衝任,非僅限於月經失調,實針對血熱奔沖之急症。
方劑組成與治療邏輯
三黃為君,直折火勢
- 川連、黃柏、酒芩:三藥皆苦寒,黃連清心火,黃柏瀉腎火,黃芩(酒製上行)清上焦熱,合而清泄三焦火毒,尤重心火亢盛。熱清則血自宁,火降則狂躁止。
阿膠、白芍為臣,滋陰固血
- 真阿膠:滋陰養血,兼能止血,防苦寒傷陰。
- 炒白芍:酸斂肝陰,炒用增其止血之效,與甘草合為「芍藥甘草湯」緩急止痛,柔肝息風。
- 此二藥制約三黃燥性,補陰血之耗傷,標本兼顧。
續斷、甘草為佐使,調和衝任
- 炒續斷:補肝腎、續經絡,炒用止血,助衝任固攝。
- 炙草:和中調藥,緩急迫之症,亦防苦寒傷胃。
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為主,滋陰為輔」,針對血熱上衝之病機:
- 熱清則血止:三黃瀉火以斷血熱妄行之源。
- 陰復則衝任安:阿膠、白芍滋養陰血,填補熱邪所耗,使血歸經。
- 誤補之救逆:人參誤補氣火,本方反佐童便(咸寒降火)先行急救,再以藥湯系統調治,體現「熱者寒之」之法。
推論擴展應用
若見婦人血熱崩漏、咯衄伴心煩躁擾,或溫病後期陰傷血熱,皆可化裁使用,不獨限於「誤服人參」之症。
傳統服藥法
川連1錢,黃柏1錢,真阿膠2錢,炒續斷2錢,酒芩1錢,炙草1錢,炒白芍2錢。
血奔誤服人參 寧波余某之妻患血奔不止,津醫林子皋用老山人參,服後神志欲狂,延余往診。予曰:此熱血上衝心也,令其先服童便,為擬三黃調經湯,數劑始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涼血、止血的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調經湯, 出處:《溫熱經解》。 組成:川連1錢,黃柏1錢,真阿膠2錢,炒續斷2錢,酒芩1錢,炙草1錢,炒白芍2錢。 主治:血奔不止,誤服人參,神志欲狂,熱血上衝心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