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豢龍湯中使用羚羊角,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功效。
羚羊角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解熱毒,尤其善治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同時,其亦能平肝熄風,對於肝陽上亢、風熱內擾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口眼歪斜等症,具有一定療效。因此,在治療一些熱病兼見肝風內動的病症時,常會使用羚羊角以清熱解毒、平肝熄風。
豢龍湯中使用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鎮心安神: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牡蠣能起到平心安神的作用。
- 軟堅散結:牡蠣性滑,有軟堅散結之功效。對於一些痰核、瘰癧等症狀,牡蠣能起到化痰軟堅的作用。
因此,在豢龍湯中使用牡蠣,既能安神定志,又能化痰軟堅,起到治療心神不寧、痰核瘰癧等症狀的作用。
豢龍湯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潤燥: 石斛性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清熱除煩的功效。龍性喜熱,易躁動,而石斛可滋養陰液,平衡龍體燥熱之氣,使之安穩寧靜。
- 補益脾胃: 石斛亦能健脾胃,增強龍體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助於龍體健康成長,為其提供充足的營養,更有利於馴服和操控。
豢龍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之效。豢龍湯多用於治療肺熱津傷、心煩不寧等症狀,麥門冬可滋潤肺燥,清熱生津,緩解心煩,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肺之功效。
- 降火生津: 豢龍湯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芩、知母等,麥門冬的加入,可以協同降火生津,避免藥性過於寒涼,減輕對脾胃的負擔,使藥效更加溫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豢龍湯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沙參性微寒,味甘,入肺、脾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其能緩解肺熱燥咳、咽乾口渴等症狀,有助於滋養肺陰,增強肺部的抵抗力。
- 益氣健脾:沙參亦能健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此功效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進一步增強機體抵抗力。
總而言之,沙參在豢龍湯中的加入,旨在滋陰潤肺、益氣健脾,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整體的治療效果。
豢龍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因肺熱痰盛引起的咳嗽、氣喘,可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潤肺止咳:川貝母潤肺止咳,能改善因燥熱引起的咳嗽、喉嚨幹癢等症狀。對於一些因肺燥津虧導致的咳嗽,川貝母可以起到滋潤肺部,緩解咳嗽的作用。
綜合而言,川貝母在豢龍湯中可起到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肺熱痰盛或肺燥津虧導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豢龍湯」方劑中加入夏枯草,是為了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
夏枯草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清肝火、散結消腫之功。其性寒涼,可瀉肝火,用於治療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頭昏頭痛等症狀。同時,夏枯草也具有消散結節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療甲狀腺腫大、淋巴結腫大等疾病。
因此,在「豢龍湯」中加入夏枯草,主要是為了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達到治療肝火旺盛、肝氣鬱結所致的疾病之目的。
豢龍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內蘊、血熱妄行導致的各種病症,如發熱、口渴、咽痛、皮膚紅腫等,牡丹皮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
- 緩解疼痛:牡丹皮能活血化瘀,舒筋活絡,對於因瘀血阻滯、經絡不通導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等,牡丹皮能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總而言之,牡丹皮在豢龍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清熱涼血、緩解疼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達到藥效最大化。
「豢龍湯」方劑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熱,解表止痛: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等症狀,可起到清熱解表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病症。
- 通竅利鼻,改善鼻塞: 荊芥還具有通竅利鼻的功效,可以改善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荊芥可與其他溫性藥物配合使用,達到疏風解表、通竅利鼻的功效。
因此,「豢龍湯」中使用荊芥,旨在發揮其疏風散熱、解表止痛和通竅利鼻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目的。
豢龍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表: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能清熱解表,散風止癢。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咽痛、咳嗽等症狀,薄荷可起到疏風散熱的作用。
- 疏風止癢: 薄荷辛涼解表,能疏風止癢,對於風熱所致的皮膚瘙癢、蕁麻疹等症狀,薄荷可起到止癢消炎的作用。
因此,豢龍湯中加入薄荷,可起到清熱解表、疏風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熱感冒、皮膚瘙癢等症狀。
豢龍湯中加入茜草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茜草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血瘀疼痛等,茜草根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利尿通淋: 茜草根有較好的利尿通淋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出毒素,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尿路感染、尿痛、尿血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豢龍湯中加入茜草根,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清熱涼血、利尿通淋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豢龍湯中使用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利水消腫: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因血瘀、水腫導致的病症,川牛膝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水液代謝,達到治療目的。
- 引藥下行,貫穿上下: 川牛膝藥性直達下焦,可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使其藥效更好地發揮在治療病症的部位。同時,它也具有貫穿上下、調和陰陽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
豢龍湯中加入白茅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 白茅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豢龍湯中加入白茅根,可清熱利濕,減輕因濕熱內蘊導致的各種不適。
- 解毒消腫: 白茅根可解毒消腫,對於因毒邪入侵導致的腫脹疼痛具有緩解作用。豢龍湯中加入白茅根,可幫助消解毒素,緩解因毒邪入侵導致的各種症狀。
豢龍湯中加入蓮藕,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 蓮藕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之效。其富含維生素C及多酚類物質,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達到抗氧化作用,對於熱毒內盛、血熱妄行所導致的病症,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利水消腫: 蓮藕富含鉀元素,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消解水腫。同時,蓮藕的利尿作用也能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有助於恢復機體的正常運作。
綜上所述,蓮藕在豢龍湯中,既能清熱涼血,又能利水消腫,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內盛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豢龍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豢龍湯主要用以治療「鼻衄」,即鼻出血之症。中醫認為鼻衄多與肺胃熱盛、肝火上炎或陰虛火旺,迫血妄行有關。此方通過清肝瀉火、涼血止血、養陰生津等作用,使火降血寧,衄血自止。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涼血為主,兼顧養陰、平肝、止血,共奏標本兼治之效。其藥物配伍可分為以下幾類:
清肝瀉火,涼血止血
- 羚羊角:性寒,善清肝火、熄風邪,為治肝陽上亢、血熱妄行之要藥。
- 夏枯草:清肝散鬱,協同羚羊角平降肝火。
- 丹皮、茜草根:涼血活血,既清血分之熱,又防瘀血留滯。
- 茅根、藕:甘寒涼血止血,生津潤燥,尤擅止衄血。
養陰生津,潤肺制火
- 石斛、麥冬(青黛拌):養肺胃之陰,青黛增強清肝瀉火之力。
- 南沙參、川貝:潤肺化痰,肺氣清肅則火不刑金,減少血熱上衝。
平肝潛陽,引血下行
- 牡蠣:重鎮潛陽,收斂浮火,助降血熱。
- 牛膝:引血下行,導火熱從下而解。
疏風輕清,炭藥止血
- 黑荊芥、薄荷炭:炒炭後增強止血之功,兼輕宣透熱,防涼遏太過。
三、整體治療思路
- 直折火勢:羚羊角、夏枯草、丹皮等清肝涼血,從源頭控制血熱。
- 固護陰液:石斛、麥冬等滋陰生津,防止火熱灼傷陰血。
- 調節氣機:輕宣藥物(如薄荷炭)配合沉降藥(如牛膝),使氣血調和。
- 標本兼顧:涼血止血同時兼顧化瘀(茜草),避免留瘀為患。
此方適用於肝肺郁熱、陰傷不甚之鼻衄,體現中醫「熱者寒之」「火鬱發之」的治法,配伍層次分明,攻補得宜。
傳統服藥法
羚羊角1錢5分,牡蠣4錢,石斛3錢,麥冬1錢5分(青黛少許拌),南沙參4錢,川貝2錢(去心研),夏枯草1錢5分,丹皮1錢5分,黑荊芥1錢,薄荷炭1錢,茜草根2錢,牛膝2錢,茅根5錢,藕5大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鼻衄。但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豢龍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二。 組成:羚羊角1錢5分,牡蠣4錢,石斛3錢,麥冬1錢5分(青黛少許拌),南沙參4錢,川貝2錢(去心研),夏枯草1錢5分,丹皮1錢5分,黑荊芥1錢,薄荷炭1錢,茜草根2錢,牛膝2錢,茅根5錢,藕5大片。 主治:鼻衄。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