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經丸

反經丸

FAN JI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六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6.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胃經 17%
腎經 17%
脾經 12%
心經 12%
肺經 12%
大腸經 4%
肝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反經丸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反經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2. 行氣止痛,疏通經絡:乳香亦有行氣止痛、疏通經絡之效。跌打損傷常伴隨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塞,乳香可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改善疼痛症狀。

因此,反經丸中包含乳香,是為了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行氣止痛等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等症的效果。

反經丸中添加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痛消腫:沒藥味苦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反經丸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沒藥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止痛消腫之目的。
  2. 收斂生肌:沒藥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跌打損傷後,傷口易於感染,沒藥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加速傷口恢復。

反經丸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疾病。反經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入血,筋脈拘急,發熱疼痛等症,孩兒茶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瀉熱通便:孩兒茶具有一定的瀉熱通便作用,可用於治療熱結便祕、腸胃積熱等症。反經丸中加入孩兒茶,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加速毒素排出,幫助患者恢復正常排泄功能。

反經丸中包含巴豆,是因其具有強烈瀉下作用,可治療便祕、積滯等病症。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大腸經,能瀉熱通便,消積化滯。

但巴豆毒性較大,使用需謹慎。方中配伍其他藥材,如甘草、枳殼等,可緩解巴豆的毒性,並協同其瀉下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反經丸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表散寒: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宣肺解表之效。對於因風寒外襲、肺氣不宣所致的感冒症狀,如鼻塞流涕、咳嗽痰白等,蔥白可起到疏風散寒、通鼻竅的作用。
  2. 開胃健脾: 蔥白富含揮發油和辛辣物質,可刺激胃液分泌,增進食慾。對於因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引起的消化不良等問題,蔥白可起到開胃健脾、促進消化的作用。

綜上所述,反經丸中加入蔥白,旨在發揮其解表散寒、開胃健脾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寒感冒、脾胃不和等疾病的目的。

反經丸中含有斑蝥,乃因其具有破瘀散結、通經止痛之效。斑蝥為毒性藥物,其毒性主要來源於斑蝥素,可刺激皮膚及黏膜,並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害。

然而,在反經丸中,斑蝥與其他藥物配伍,以減低其毒性,並發揮其通經活絡之功效。因此,反經丸的應用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反經丸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婦人經閉不通,不論新久」,屬古代通經峻劑,以外用栓劑形式直接作用於陰道,利用藥物局部刺激與穿透力,迫使胞宮氣血下行,促使經血排出。其特點在於「速效」,標榜「一炷香時」(約30分鐘)見效,反映古人對閉經急症的峻攻思路。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與分工

  • 斑蝥、巴豆:為方中君藥,峻烈有毒。
    • 斑蝥具強烈刺激腐蝕性,古代用於發泡療法,外用可穿透黏膜,刺激胞宮收縮。
    • 巴豆辛熱大毒,具「斬關奪門」之效,傳統認為能破積通竅,促進氣血驟下。
  • 乳香、沒藥:活血止痛,助斑蝥、巴豆疏通瘀血,兼緩和局部疼痛反應。
  • 孩兒茶:涼血收斂,可能用於抵消部分熱毒,防止黏膜過度損傷。
  • 蔥白:辛溫通陽,具穿透引藥之效,助藥性深入。

2. 劑型與給藥邏輯

  • 綿裹三層丸:控制藥物釋放速度,避免直接接觸黏膜而致潰爛。
  • 線系固定:防止栓劑內陷難以取出,反映古人對安全性的初步考量。
  • 陰道給藥:繞過脾胃吸收,直達病所(胞宮),符合「就近攻邪」的傳統思維。

3. 中醫理論推導
閉經成因多屬「血瘀寒凝」或「氣滯壅塞」,此方以「溫通峻破」為核心:

  • 斑蝥、巴豆之辛熱毒性,強行衝開瘀阻,符合「通因通用」之法。
  • 外用刺激可能引發子宮反射性收縮,模擬現代藥理中的「局部充血效應」,促進經血排出。

潛在禁忌(客觀分析)

此方為古代風險療法,斑蝥、巴豆毒性強烈,易致黏膜潰瘍、腹痛大出血,現代臨床已罕用;另「一炷香見效」之效可能屬個案誇大,實際因人而異。其設計反映古代醫療條件下「以毒攻堵」的不得已手段,非現代常規治療選項。

傳統服藥法


乳香5分,沒藥5分,孩兒茶5分,巴豆(去殼)5分,蔥白5分,斑蝥5個。上為末,共搗為丸。
綿裹3層,系放筒上,將線系住,送入陰戶內3-4寸許。候一炷香時,經水即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反經丸, 出處:《回春》卷六。 組成:乳香5分,沒藥5分,孩兒茶5分,巴豆(去殼)5分,蔥白5分,斑蝥5個。 主治:婦人經閉不通,不論新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