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去惡散中含有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具有解毒殺蟲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因蟲毒、濕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去惡散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腹痛、腹瀉等症,而雄黃有助於清除體內積滯的蟲毒,緩解腸胃不適。
2. 燥濕止癢: 雄黃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疹、疥瘡等皮膚病。去惡散中含有其他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藥物,雄黃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促進濕邪排出,減輕皮膚瘙癢。
去惡散是一個在中醫臨牀上常見的方劑,用於清除體內的異常毒邪,其中包含巴豆。巴豆的主要成分為巴豆油,具備通便和導滯的作用,能有效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泄。這使得它在調理腸胃、消除體內積聚的毒素方面表現出色。
巴豆的毒性相對較強,因此在使用時需極為小心,通常應以小劑量搭配其他成分使用,以減少其副作用。其力量可使腸道中的惡邪快速排出,從而達到去惡散的目的。此外,巴豆還能夠助於改善消化,調和脾胃,對於一些因食積或鬱結引起的腹脹、便祕等症狀也有良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巴豆在去惡散方劑中擔任著關鍵角色,以其獨特的解毒及促進排泄功能,有效地協助體內的異常因素排出,達到治療效果。
「去惡散」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瘀血阻滯、氣血不通所致的惡瘡、癰疽、腫毒等症,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痛。
二、 促進組織修復: 乳香亦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瘡瘍的癒合。在「去惡散」中,乳香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消腫止痛、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達到治療惡瘡的效果。
「去惡散」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惡寒發熱、肢體疼痛等症狀,沒藥能起到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病情。
- 消腫排膿: 沒藥還具有消腫排膿的功效。對於因外傷或感染所致的瘡瘍腫毒,沒藥能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在「去惡散」方劑中加入沒藥,是為了綜合利用其活血止痛、消腫排膿等功效,以達到治療惡寒發熱、肢體疼痛、瘡瘍腫毒等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去惡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
去惡散由以下四味藥材組成:
- 雄黃: 性溫,味辛,有毒。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之功效。其主要作用在於透過其毒性來殺滅瘡瘍中的邪毒,並能燥濕以助瘡瘍收斂。
- 巴豆: 性熱,味辛,有大毒。具有峻下瀉熱、破癥消積、殺蟲之功效。在此方中,巴豆主要利用其強烈的瀉下作用來排除瘡瘍中的膿液及瘀滯,並能以毒攻毒,殺滅瘡瘍中的蟲邪。
- 乳香: 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散瘀、止痛、生肌之功效。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並有助於新生肌肉的生長,加速瘡瘍的癒合。
- 沒藥: 性平,味苦,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消腫之功效。沒藥與乳香藥性相似,能加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瘡瘍局部的血液循環,減輕腫脹,並促進瘡瘍的消散。
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根據《醫學入門》所述,「去惡散」主治「諸瘡毒有惡肉不能去者」。此方劑的主要作用機制在於:
- 以毒攻毒,殺蟲解毒: 方中雄黃、巴豆皆具毒性,能針對瘡瘍中的邪毒進行攻擊,殺滅病原,並促進毒邪的排出。巴豆的峻下作用,能幫助排除膿液及病理產物,加速瘡瘍的消散。
-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乳香、沒藥兩藥均具活血散瘀之效,能改善瘡瘍局部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腫脹疼痛,並促進瘡瘍的癒合。
- 祛腐生肌,促進癒合: 在清除瘡瘍內邪毒的同時,乳香還能促進新生肌肉的生長,加速瘡瘍的癒合,達到「去腐生新」的目的。
綜上所述,「去惡散」的治療原理在於,透過雄黃、巴豆的攻邪解毒作用,清除瘡瘍內的病理產物和邪毒;再透過乳香、沒藥的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瘡瘍的消散和癒合。此方針對瘡瘍有惡肉難消者,能有效清除惡肉,達到治療效果。
應用範圍
「去惡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諸瘡毒有惡肉不能去者: 適用於各種瘡瘍,如癰疽、疔瘡等,若瘡瘍內有惡肉,久不收口者,可用此方。
- 頑固性瘡瘍: 對於久治不癒,反覆發作的瘡瘍,此方也能發揮一定作用。
總結
「去惡散」是一首針對瘡瘍毒邪較深,有惡肉難消之證的強力外用方劑,其特點在於以毒攻毒、活血散瘀,並有祛腐生新之功。此方能有效清除瘡瘍中的惡肉,促進癒合,對於頑固性瘡瘍具有一定的治療價值。
注意: 本文僅就古籍文獻內容進行分析,闡述方劑的治療原理,未提及任何使用注意事項及免責聲明,使用時請務必諮詢專業醫師。
傳統服藥法
雄黃1錢,巴豆1個(同研如泥),乳香(末研勻)少許,沒藥(末研勻)少許。
雄黃、巴豆同研如泥,入乳香、沒藥,又再研勻。
每取少許點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去惡散,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雄黃1錢,巴豆1個(同研如泥),乳香(末研勻)少許,沒藥(末研勻)少許。 主治:諸瘡毒有惡肉不能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