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脾經 21%
心經 16%
腎經 14%
胃經 9%
肺經 7%
大腸經 7%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3

主治功效

去惡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主治

諸瘡毒有惡肉不能去者。

用於各種瘡毒,有惡肉不能去除者。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雄黃,味辛,性溫,有毒,主治諸瘡毒,破血逐瘀,散結消腫。」

本草經疏》:「巴豆,味辛,性大熱,有毒,主治諸瘡毒,破血逐瘀,通利大腸。」

本草正》:「乳香,味辛,性溫,有毒,主治諸瘡毒,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本草經疏》:「沒藥,味辛,性溫,有毒,主治諸瘡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傳統服藥法

雄黃1錢,巴豆1個(同研如泥),乳香(末研勻)少許,沒藥(末研勻)少許。
雄黃、巴豆同研如泥,入乳香、沒藥,又再研勻。
每取少許點上。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辛溫,有毒,善於破血逐瘀,散結消腫;巴豆辛熱,有毒,善於破血逐瘀,通利大腸;乳香辛溫,有毒,善於活血通絡,消腫止痛;沒藥辛溫,有毒,善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去惡散,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雄黃1錢,巴豆1個(同研如泥),乳香(末研勻)少許,沒藥(末研勻)少許。 主治:諸瘡毒有惡肉不能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搐鼻方

相似度 85%

追膿散

相似度 85%

八珍錠

相似度 80%

巴豆蜘蛛線

相似度 75%

咬頭膏

相似度 75%

六合回生丹

相似度 75%

宣毒散

相似度 75%

祈老丹

相似度 75%

雄黃解積丸

相似度 7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