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血丹

OU XUE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偏熱 (1.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心經 17%
肺經 16%
脾經 13%
腎經 10%
胃經 6%
膽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嘔血丹方劑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血:鬱金性涼,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上攻、血熱妄行所致的嘔血,鬱金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症狀。
  2. 活血化瘀:鬱金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有利於止血和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血瘀所致的嘔血,鬱金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流,有助於止血。

因此,鬱金在嘔血丹方劑中起着清熱涼血、止血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血熱妄行或血瘀所致的嘔血。

嘔血丹為傳統中醫用於治療吐血的一種方劑,其配方中的人尿成分,乍看之下或許令人不解,然而在中醫學理論中,人尿,特別是童便,被視為一味良藥。中醫認為,人尿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在嘔血丹中加入人尿,主要目的在於利用其涼血止血的特性,以抑制因熱毒或虛火上炎所導致的吐血症狀。此外,人尿還能滋陰降火,對於內熱過盛引起的出血問題,能夠起到一定的調節與治療作用。因此,在嘔血丹這樣的方劑中,人尿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通過其獨特的藥理作用,輔助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達到了止血清熱的治療目標。

嘔血丹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1. 止嘔止逆: 生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止嘔、和胃降逆的功效。對於因脾胃虛寒、寒凝氣滯導致的嘔吐,生薑能起到溫胃散寒、止嘔止逆的作用。
  2. 調和藥性: 生薑性溫,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傷陽氣,同時也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嘔血丹方劑中加入韭菜,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一、止血固本: 韭菜性溫,味辛,入肝、胃經,具有止血固本、溫陽散寒之功效。其富含維生素K,可促進血液凝固,有助於止血。此外,韭菜還有溫陽散寒之效,可改善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嘔血癥狀。

二、補氣養血: 韭菜富含鐵、葉酸等營養元素,有助於補氣養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嘔血。

總而言之,嘔血丹方劑中加入韭菜,是基於其止血固本、補氣養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嘔血癥狀。

嘔血丹中加入山茶花,主要原因有二:

  1. 涼血止血: 山茶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上炎、肺胃出血所致的嘔血,山茶花能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症狀。
  2. 化瘀止痛: 山茶花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對於因外傷或跌打損傷引起的嘔血,山茶花可以輔助止血止痛。

因此,嘔血丹中加入山茶花,可以有效地清熱涼血、止血止痛,達到治療嘔血的目的。

嘔血丹方劑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止血收斂: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止血、緩急止痛的功效。嘔血多因肝氣鬱結、脾胃失調所致,白芍可通過收斂肝陰,緩解肝氣鬱結,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2. 養血柔肝:白芍可滋陰養血,柔肝緩急,對於因肝血不足、肝氣不舒而導致的嘔血,有緩解作用。此外,白芍還能調理脾胃,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恢復正常的消化功能,防止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嘔血。

因此,嘔血丹方劑中加入白芍,可起到止血收斂、養血柔肝的作用,幫助緩解嘔血癥狀。

嘔血丹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瘀所致的嘔血癥狀。其止血作用主要通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凝固功能,達到止血目的。

2. 疏肝解鬱: 嘔血多與肝氣鬱結、氣血逆衝有關。川芎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有助於緩解肝氣鬱結,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因此,川芎在嘔血丹中,不僅能直接止血,還能調節氣血,從根本上緩解嘔血癥狀。

嘔血丹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止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止血的功效。嘔血多因血虛、氣虛或熱邪灼傷血絡所致,當歸能滋補肝腎、養血止血,有助於緩解嘔血癥狀,並改善患者血虛體質。
  2. 調和氣血: 當歸能調節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血瘀阻塞,防止血瘀加重嘔血癥狀。同時,當歸還能促進血液生化,增強造血功能,有利於補充失血後所造成的血液不足。

嘔血丹方劑中含有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補血,止血生津: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生津潤燥的功效。嘔血多因肺熱、胃熱、肝火妄動或陰虛火旺所致,熟地黃能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並可改善陰虛津虧,從根本上緩解嘔血癥狀。
  2. 與其他藥材配伍,協同作用:嘔血丹方劑中通常會配伍其他藥材,如生地黃、白芍、阿膠等,共同發揮滋陰涼血、養血止血的作用。熟地黃與這些藥材配伍,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止血功效,並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嘔血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脈因證治》所述,「嘔血丹」主治「因火載血上,錯經」。此處的「火」指的是體內熱邪亢盛,「載血上」則是指熱邪迫使血液不循常道,向上逆行,導致從口鼻等處出血,即嘔血。此方劑的組成,即針對此病機進行治療。

藥物組成分析及其治療原理:

  1. 行氣活血,疏導氣血:

    • 鬱金、川芎: 兩者皆具行氣活血之功,能疏通氣機,促進血液運行,使逆亂之血歸於正軌。鬱金擅長活血化瘀,能消散積滯,同時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減輕熱邪對血脈的影響。川芎則能活血行氣,止痛散瘀,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出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山茶花: 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在此方中,能清解體內熱邪,減少熱邪對血脈的影響,並能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
    • 人尿(童便): 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能引導熱邪向下排出,並能清解血中熱毒。
  3. 養血調經,緩急止痛:

    • 白芍: 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能滋養肝血,緩解因血虛或肝氣鬱結所導致的不適。在此方中,能輔助其他藥物,達到養血和血、緩解疼痛的目的。
    • 當歸: 補血調經,養心安神,能補益氣血,使血脈充盈,有助於恢復正常的血液運行。
  4. 溫中散寒,止嘔止痛:

    • 生薑: 具有發散風寒、暖胃止嘔的功效,能溫散體內寒邪,並能緩解因寒邪所致的胃部不適。同時,生薑的溫性,也能制約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以達藥性平和。
    • 韭菜: 具有壯陽固精、補腎益脾的作用。在此方中,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並能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溫補的效果。
  5. 滋陰補腎,輔助治療:

    • 熟地黃: 具有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的功效,能補益腎陰,使陰陽平衡。雖非直接針對嘔血之症,但能增強機體整體功能,以助正氣抗邪。

綜合分析:

此方劑以行氣活血、清熱解毒為主要治則,輔以養血、溫中之品,整體思路為疏導氣血、清解熱邪,使逆亂之血歸於正軌。其中,鬱金、川芎行氣活血,以疏通氣機,引血下行;山茶花、童便清熱解毒,以消除血熱之源;白芍、當歸養血柔肝,以調和氣血;生薑、韭菜溫中散寒,以健脾和胃;熟地黃滋陰補腎,以培補正氣。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從而達到治療因火熱之邪迫血上逆所致嘔血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梔(炒)、鬱金、童便、薑汁、韭汁、山茶花。
痰,加竹瀝;喉中痛是氣虛,加人參、黃耆、白朮、黃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胃腸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嘔血丹, 出處:《脈因證治》卷上。 組成:四物湯、梔(炒)、鬱金、童便、薑汁、韭汁、山茶花。 主治:因火載血上,錯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