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湯

FU G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腎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2%
肝經 12%
胃經 9%
大腸經 6%
膀胱經 6%
三焦經 3%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附骨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附骨湯多用於骨折、跌打損傷等症,患者往往氣血不足,易受風寒濕邪侵襲。黃耆能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外邪入侵,有利於傷口癒合和骨骼修復。
  2. 促進生肌:黃耆能促進細胞生長,加速傷口癒合。附骨湯中常配伍其他補益藥物,如當歸、川芎等,共同發揮補血活血、生肌止痛的作用。黃耆的加入,能有效促進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組織再生,促進骨骼癒合。

附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改善循環: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附骨湯多用於治療骨骼疾病,而當歸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骨骼營養供給,有助於骨骼修復。
  2. 滋潤筋骨,緩解疼痛: 當歸入肝經,具有潤燥止痛的功效。附骨湯中加入當歸,能滋潤筋骨,緩解因骨骼損傷或疾病引起的疼痛。

此外,當歸還能配合附骨湯中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

附骨湯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消腫止痛:牛蒡子性寒,味苦,具有疏散風熱、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風熱引起的骨節疼痛、腫脹,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附骨湯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而牛蒡子正好可以幫助消散風熱,減輕疼痛,促進康復。
  2.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牛蒡子也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作用。附骨湯中常會加入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如川芎、赤芍等,而牛蒡子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附骨湯中加入牛蒡子,可以發揮其疏散風熱、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從而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附骨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源於其兩方面作用:

  1. 溫經散寒: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附骨湯主要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肉桂可溫暖經絡,驅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2. 補腎壯陽: 附骨湯的應用場景常常伴隨腰膝痠軟、陽虛等症狀,而肉桂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能夠溫補腎陽,改善腰膝痠軟,增強機體抵抗力,與附骨湯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附骨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消腫之效。附骨湯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筋骨疼痛,白芷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溼邪入侵而導致的疼痛症狀,並促進氣血循環,減輕疼痛。
  2. 通鼻竅,利頭目:白芷還具有通鼻竅、利頭目的功效,能改善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鼻塞、頭昏腦脹等症狀。附骨湯中添加白芷,不僅有助於治療疼痛,也能夠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附骨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附骨湯多以溫熱藥物為主,如杜仲、桑寄生等,性偏燥熱,易傷陰耗津。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調和藥性,緩解藥物燥熱之弊,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傷及脾胃。
  2. 補益氣血: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護肝等功效。附骨湯常用於治療腰膝痠軟、骨質疏鬆等症,甘草的加入可以補益氣血,增強藥效,使藥效更全面更有效。

總之,附骨湯中加入甘草,不僅能調和藥性,減輕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還能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使藥效更佳。

附骨湯中加入麻黃,其主要原因在於麻黃具發汗解表之效,可幫助祛除體內寒邪。附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症狀表現為肢體痠痛、麻木、屈伸不利等,而麻黃的辛溫發散特性,可促進血液循環,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此外,麻黃亦有宣肺止咳的功效,有助於治療因風寒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在附骨湯中,麻黃與其他藥材相配合,可達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

附骨湯中包含杜仲,主要因為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肝腎,強筋骨: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其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功效,可治療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附骨湯常用於治療腰腿疼痛、骨質疏鬆等疾病,而杜仲恰好能針對此類病症發揮作用。
  2. 固精益髓,安胎:杜仲亦有固精益髓、安胎的作用,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胎動不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附骨湯中加入杜仲,更能提升其整體功效,使之更全面地治療腰腿疼痛、骨質疏鬆等相關疾病。

附骨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附骨湯多用於治療骨骼疾病,如骨質增生、骨折、風濕痹痛等,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減輕疼痛和腫脹。
  2. 引藥下行,驅除寒濕: 附骨湯中常用一些補益藥材,但容易滯留上焦,川牛膝能引藥下行,將藥力引導至病竈部位,並驅除寒濕,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附骨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附骨湯主要用於治療骨髓炎、關節炎等疾病,而這些疾病往往伴隨感染、炎症等病症。黃柏的清熱解毒之性可以有效抑制感染,消炎止痛,促進病竈的癒合。

二、引藥入骨: 黃柏性寒,可以引導藥物深入骨髓,發揮更佳的療效。附骨湯中的其他藥材,如地骨皮、桑寄生等,也具有滋陰補腎、活血化瘀的功效,黃柏的引導作用可以使這些藥材更有效地作用於骨骼系統,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附骨湯

中文原始碼

附骨湯

附骨湯為中藥方劑,主要由麻黃、甘草、白芷、牛膝、當歸、杜仲、黃柏、黃耆、牛蒡子、肉桂等成分組成,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 pain, 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附骨疽、環跳疼痛不止等症狀。

組成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芷性辛溫,歸肺、胃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活血通經、止咳平喘等功效。

牛膝性涼、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杜仲性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歸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歸肺、胃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

附骨疽:是一種嚴重的皮膚感染,會導致皮膚潰爛,並附著在骨骼上。

環跳疼痛不止者:環跳穴是位於大腿後側,膝蓋彎曲時會出現的凹陷處。如果環跳穴疼痛不止,可能是由肌肉痙攣、關節炎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總結

附骨湯為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 pain, 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附骨疽、環跳疼痛不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黃耆、當歸、大力子、肉桂、白芷、甘草、麻黃、杜仲、牛膝、黃柏各等分。
水煎,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慎用。
  3.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4.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使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

相同名稱方劑


附骨湯,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黃耆、當歸、大力子、肉桂、白芷、甘草、麻黃、杜仲、牛膝、黃柏各等分。 主治:附骨疽。環跳疼痛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