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護痔藥」方劑中加入「白芨」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止血生肌:白芨性寒,味苦甘,歸肺、胃經,具有涼血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痔瘡常伴有出血,白芨能有效止血,同時促進創面癒合,減輕痔瘡帶來的疼痛和不適。
- 清熱解毒:白芨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緩解痔瘡引發的炎症反應,預防感染。
總體來說,白芨在「護痔藥」方劑中發揮着止血、生肌、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痔瘡症狀,促進康復。
「護痔藥」中加入「大黃」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大黃味苦性寒,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痔瘡引起的便祕、肛門腫痛、出血等症狀。
然而,大黃藥性猛烈,使用不當易傷脾胃,故需配合其他藥材,如生地黃、槐花、地榆等,以緩解其寒性,並加強其止血、消腫、止痛之效。因此,「護痔藥」中加入大黃,需謹慎配伍,才能發揮其治療痔瘡之功效,並避免其副作用。
護痔藥方劑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可直達下焦,對於濕熱下注所致的痔瘡,具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而言,黃柏能清泄下焦濕熱,減少痔瘡局部腫脹、疼痛、出血等症狀。同時,黃柏還可抗炎消腫,抑制局部細菌感染,防止痔瘡惡化。因此,黃柏成為護痔藥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護痔藥方劑中加入苦參,主要是利用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針對痔瘡常見的濕熱、蟲毒等病因進行治療。
苦參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癢,並具有殺蟲作用。對於因濕熱蘊結、蟲毒侵襲所致的痔瘡,苦參能有效清除濕熱,殺滅蟲毒,並減輕局部瘙癢、疼痛等症狀。
此外,苦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痔瘡的消退。因此,苦參在護痔藥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緩解痔瘡症狀,促進康復。
護痔藥中的寒水石具有顯著的收斂和止血作用。寒水石能夠幫助收縮局部血管,減少因痔瘡引起的出血和腫脹。此外,寒水石還能夠提供一定的抗炎效果,緩解局部的不適感,提升護痔藥的整體療效。
護痔藥中加入綠豆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痔瘡常因濕熱蘊結所致,綠豆粉能清熱瀉火,有助於消炎止痛,緩解痔瘡的疼痛、腫脹和出血。
- 收斂止血:綠豆粉富含蛋白質和澱粉,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以收縮血管,止血止痛,幫助傷口癒合。對於痔瘡出血,綠豆粉能有效緩解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綠豆粉在護痔藥方中,發揮了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痔瘡症狀,促進康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護痔藥 」
護痔藥 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由白笈、大黃、黃柏、苦參、寒水石、綠豆粉等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血、斂瘡止癢等功效,主治痔瘡。
白笈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中藥的傳統代功效相當豊富,綠豆粉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消暑、補氣、清熱涼血、清熱解暑、涼血解毒等功效。
寒水石性涼味辛,歸心、肺、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竅、消腫之功。
總結:
護痔藥 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由白笈、大黃、黃柏、苦參、寒水石、綠豆粉等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消腫止血、斂瘡止癢等功效,主治痔瘡。
傳統服藥法
白及、大黃、黃柏、苦參、寒水石、綠豆粉各等分。枯痔時,護痔外好肉。
上為細末。
熟調徐痔外好肉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護痔藥, 出處:《外科啓玄》卷十二。 組成:白及、大黃、黃柏、苦參、寒水石、綠豆粉各等分。 主治:枯痔時,護痔外好肉。主治: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