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奇湯

LIU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17%
胃經 12%
肝經 10%
心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5%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六奇湯中包含柴胡,主要源於柴胡的解表和疏肝功效。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解表散寒、疏肝解鬱的功效。六奇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鬱肝氣、氣機阻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痞滿、食慾不振、煩躁易怒等症狀。

柴胡在方中與其他藥材相配合,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六奇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燥濕:厚朴性辛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行氣化濕、燥濕止瀉的功效。六奇湯主治濕熱蘊結,中焦氣滯,腹痛瀉痢,厚朴可幫助疏通腸胃,排除濕氣,緩解腹痛,改善腹瀉症狀。
  2. 降逆止嘔:厚朴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六奇湯中常伴隨噁心嘔吐,厚朴可幫助降逆止嘔,緩解患者的不適。

六奇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之效。六奇湯多用於寒濕凝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生薑的溫散作用可以驅散寒邪,溫暖脾胃,緩解腹痛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六奇湯中常含有寒涼藥物,如黃芩、柴胡等,生薑的溫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寒涼藥物過於傷胃,避免藥物副作用。同時,生薑還有助於增強藥物的療效,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六奇湯中加入枳殼,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其疏肝理氣之力能緩解肝氣鬱結,解除胸悶腹脹之症狀。同時,枳殼還有行氣止痛之效,能有效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

二、 降逆止嘔: 枳殼具有降逆止嘔之功效,可以緩解因胃氣上逆所導致的噁心嘔吐。在六奇湯中,枳殼的加入有助於穩定胃氣,促進消化,緩解嘔吐症狀。

總之,枳殼在六奇湯中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作用,是組成該方劑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六奇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六奇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病症,白朮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改善虛弱狀態。
  2. 固表止汗:白朮還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收斂腠理,減少汗液外泄。六奇湯常用於治療自汗、盜汗等症,白朮的固表止汗作用能有效緩解此類症狀。

白朮在六奇湯中協同其他藥材,發揮健脾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六奇湯中加入三稜,主要是由於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破瘀散結:三稜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經閉、癥瘕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2. 行氣止痛:三稜能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所引起的疼痛,如肝氣鬱結導致的脅肋疼痛、脘腹脹痛等,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在六奇湯中加入三稜,可以增強方劑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氣滯血瘀、肝氣鬱結等病症。

六奇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六奇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脾虛水停之證,茯苓可利水滲濕,消腫除濕,有助於改善水濕停滯的症狀。
  2. 健脾益氣:茯苓亦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能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水濕的代謝,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因此,茯苓在六奇湯中,既可利水滲濕,又能健脾益氣,是治療濕熱蘊結,脾虛水停之證的重要藥物。

主治功效


六奇湯

六奇湯是一個中醫方劑,由柴胡、厚朴、生薑、枳殼、白朮、三稜、茯苓組成。

組成介紹

  • 柴胡:

    • 味苦,性微寒。
    • 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
    • 清熱瀉火。
    • 平肝息風。
    • 止咳化痰。
    • 補陽。
  • 厚朴:

    • 味辛,性溫。
    • 溫裡溫中。
    • 降氣。
    • 健脾胃。
    • 燥濕。
    • 驅蟲殺蟲。
  • 生薑:

    • 味辛,性溫。
    • 散風寒。
    • 發汗解表。
    • 止咳化痰。
    • 降氣。
    • 補陽。
    • 健脾胃。
    • 解毒。
    • 止嘔。
    • 祛風除濕。
    • 活血化瘀。
  • 枳殼:

    • 味苦,性微寒。
    • 理氣行氣。
    • 止咳化痰。
    • 消食化積。
    • 降氣。
  • 白朮:

    • 味苦,性溫。
    • 補氣。
    • 利水滲濕。
    • 固表止汗。
    • 生津止渴。
    • 安胎。
    • 健脾胃。
    • 祛風除濕。
  • 三稜:

    • 味辛,性溫。
    • 活血化瘀。
    • 理氣行氣。
    • 破血消癥。
    • 消食化積。
    • 止嘔。
    • 通經。
  • 茯苓:

    • 味甘淡,性平。
    • 利水消腫。
    • 利水滲濕。
    • 清熱利尿。
    • 祛風除濕。
    • 安胎。
    • 健脾胃。
    • 補血。
    • 安神。

主治功效

  • 虛弱勞累,身體瘦弱,長期沒有恢復健康。
  • 心口和腹部飽滿脹滿,不想吃東西。

總結

六奇湯是一個中醫方劑,由柴胡、厚朴、生薑、枳殼、白朮、三稜、茯苓組成。它具有補氣、健脾、化痰、理氣、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虛弱勞累、身體瘦弱、心口和腹部飽滿脹滿、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去苗)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白朮半兩,京三稜(醋浸,炮,銼) 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半分(切碎),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六奇湯具有和中理氣、健脾消食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導致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肺結核胃及十二指腸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胃下垂骨質疏鬆症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六奇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九。 組成:柴胡(去苗)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枳殼(去瓤,麸炒)半兩,白朮半兩,京三棱(醋浸,炮,銼)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 主治:虛勞羸瘦,日久不瘥;心腹痞滿,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