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奔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奔氣湯藥性偏燥,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燥邪傷陰。
- 增強療效: 甘草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效,可增強奔氣湯補氣益肺、化痰止咳的療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氣虛喘促、咳痰不爽等症狀。
甘草作為君藥,在奔氣湯中起著重要的調和作用,使方劑更加安全有效。
奔氣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肺: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奔氣湯主治肺氣虛弱、氣短喘促、面色蒼白等症狀,人參的補氣作用可增強肺臟的功能,緩解氣短、乏力等症狀。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機體抵抗力,對於肺氣虛弱引起的各種病症,人參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康復。
總之,人參的加入能有效改善奔氣湯的補氣益肺、扶正祛邪功效,提升藥效,使之更適合治療肺氣虛弱引起的各種病症。
奔氣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助氣化痰: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化痰止咳之功效。奔氣湯主治寒邪客肺,氣逆喘咳,而桂枝可溫肺散寒,助氣化痰,緩解氣逆喘咳症狀。
2. 調和營衛,解表散寒: 桂枝可調和營衛,解表散寒,對於寒邪客表,風邪襲肺所致的咳嗽、喘息也有較好的緩解作用。奔氣湯中加入桂枝,可起到溫肺散寒,解表止咳的雙重功效,提升治療效果。
奔氣湯中包含山茱萸,主要是為了 補益肝腎、固澀止遺。
山茱萸性溫味酸,入肝腎經,具有 補肝腎、益精血、固澀止遺 的功效。奔氣湯主治腎虛氣喘、遺精滑泄、腰膝酸軟 等症,山茱萸能補腎固精,有助於 收斂肺氣、止咳平喘,同時又能 固腎止遺、緩解腰膝酸軟。此外,山茱萸還能 滋陰養血、潤燥生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奔氣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奔氣湯中藥材可能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奔氣湯多用於治療氣虛、陽虛所致的喘息、咳嗽,而氣虛者易感寒涼,生薑的溫熱之性可溫暖脾胃,有助於藥力更好地發揮。
2. 調和藥性: 生薑能解藥毒,調和藥性,減少其他藥材對脾胃的刺激。奔氣湯中部分藥材性寒涼,生薑可起到緩解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提高患者的服藥耐受性。
奔氣湯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原因:
- 降逆止嘔:奔氣湯主治胸中氣逆,上衝咽喉,甚至嘔吐等症狀。半夏性味辛溫,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有效抑制氣逆上衝,止住嘔吐。
- 化痰止咳:奔氣湯中常加入一些化痰止咳的藥物,如茯苓、枳實等。半夏也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功效,與其他藥物合用,能更好地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總而言之,半夏在奔氣湯中扮演著降逆止嘔、化痰止咳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氣逆上衝、胸悶氣短等症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奔氣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奔豚病」,其核心病機為「氣逆上衝」,具體表現如下:
- 病因:因卒然驚恐、憂思過度(「卒驚怖憂追得之」),導致氣機逆亂,下焦之氣上衝。
- 症狀特徵:
- 自覺有氣從下腹(臍間)向上衝逆至心胸(「氣下縱縱,衝心胸臍間」),發作時如築築跳動(「築築發動有時」)。
- 嚴重時可危及生命(「不治殺人」)。
- 伴隨胸膈滿悶、呼吸短促、不得平卧(「迫滿短氣不得卧」)。
- 極度不適如瀕死感(「劇荏便悁欲死」)。
- 兼見腹中寒冷、濕氣停滯、腸鳴(「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甚則氣機鬱結(「成結氣」)。
此證屬「肝氣衝逆」或「腎氣上犯」,與《金匱要略》所述奔豚病類似,但本方的適應症更強調「寒濕」與「氣結」並存。
奔氣湯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註:原文未提供具體藥物組成,假設參考《金匱要略》奔豚湯或相似方劑,以常見治奔豚藥推論邏輯。)
假設組成方向
根據主治「氣逆上衝兼寒濕」,可能包含以下幾類藥物:
- 降氣平衝:如半夏、生薑、厚朴,以降胃氣、緩衝逆。
- 溫陽散寒:如桂枝、吳茱萸,溫暖下焦以制寒氣上衝。
- 疏肝解鬱:如柴胡、芍藥,調暢肝氣以防止氣機鬱結化衝。
- 化濕行滯:如茯苓、白朮,針對「腹中冷濕氣、腸鳴」。
治療原理
- 調暢氣機:通過疏肝、降胃、溫腎的組合,使上逆之氣得降,下焦之寒得溫。
- 標本兼治:
- 治標:直接平抑衝逆之氣(如半夏、生薑)。
- 治本:溫化寒濕(如桂枝、茯苓)以斷病源,防氣復逆。
- 協同作用:若含芍藥、甘草,可緩急止痛,舒解「築築跳動」之感;若含吳茱萸,則助散寒止嘔,適合「腹中冷」之證。
與經典奔豚證的異同
- 《金匱要略》奔豚湯偏「肝鬱化熱」,用李根白皮清熱降氣;
- 本方的「奔氣湯」更側重「寒濕氣結」,故用藥可能偏溫燥(如吳茱萸、桂枝),符合「腹中冷濕」的描述。
綜論
此方應為「溫降法」的代表,通過降逆、溫陽、化濕的配伍,解決氣機上衝與寒濕內結的複合病機。其邏輯嚴謹,標本同治,體現了中醫「同病異治」的思路——雖同為奔豚病,因寒熱病機不同,用藥亦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奔豚病屬於寒凝氣滯證者。若屬於氣虛血瘀證者,可在本方中加用黃芪、當歸等補氣活血之品;若屬於痰濕阻滯證者,可在本方中加用陳皮、半夏等燥濕化痰之品。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奔氣湯, 出處:《肘後方》卷三。 組成:甘草2兩,人參2兩,桂心2兩,茱萸1升,生薑1斤,半夏1升。 主治:奔豚病,從卒驚怖憂追得之,氣下縱縱,衝心胸臍間,築築發動有時,不治殺人。大氣上奔胸膈中,諸病發時,迫滿短氣不得卧,劇荏便悁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