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疒番)丸

XIA (BING F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集成良方三百種》上冊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肺經 16%
心經 16%
脾經 11%
大腸經 11%
膀胱經 5%
胃經 5%
膽經 4%
腎經 4%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下(疒番)丸]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瀉之功效。[下(疒番)丸]主治濕熱下痢,腹痛便溏等症,白礬可有效去除腸道濕熱,止瀉止痛。
  2. 收斂止血:白礬亦具收斂止血之效。[下(番)丸]中常配伍其他收斂止血藥物,白礬可增強其收斂止血作用,治療濕熱下痢伴有出血者。

總之,白礬在[下(疒番)丸]中發揮燥濕止瀉、收斂止血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濕熱下痢的目的。

中藥方劑[下(疒番)丸]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下(疒番)丸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下(疒番)丸」方劑中包含桃仁,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 桃仁味苦甘,性微溫,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效,能改善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經閉、痛經、癥瘕積聚等。
  2. 軟堅散結: 桃仁性滑,能潤滑腸道,並能軟堅散結,對於腫瘤、結石等疾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下(疒番)丸」方劑中加入桃仁,旨在通過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等作用,改善疾病症狀,促進康復。

「下(疒番)丸」方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解毒殺蟲之效。此丸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痢疾、腹痛、發熱等症,而雄黃能清熱解毒,殺滅腸道內寄生蟲,故而納入方中以增強療效。
  2. 抑制菌羣: 雄黃亦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進一步輔助治療濕熱引起的痢疾。

因此,雄黃在「下(疒番)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解毒殺蟲、抑菌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下(疒番)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痛、尿頻等。其組成中包含五味子,主要原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五味子具有補腎的作用,可以幫助增強腎臟的功能,有助於改善因腎虛引起的症狀。它的味道酸、甜、辛,能夠調和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增強整體的療效。

其次,五味子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能夠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對抗由於腎虛引起的各種疾病,促進康復。

另外,五味子的收斂作用能夠減少體內的虛損,對於改善尿頻等症狀具有一定的幫助,有助於維持身體的內部平衡。

總之,五味子在下(疒番)丸中的運用,既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也促進了患者的整體健康,顯示了中醫方劑中藥材配伍的智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下(疒番)丸 」主要成分是:白礬,銅綠,桃仁,雄黃,五味子。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五味子常用於治療肺虛咳嗽、盜汗、遺精、早洩、滑精、陽痿、尿崩、久瀉、久痢、津傷口渴、骨蒸潮熱、酒毒等病症。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雄黃常用於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

中藥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白礬常用於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

銅綠性甘、辛、寒,入足陽明、胃經。具有湧吐、清熱解毒、驅蟲殺蟲、止癢、退翳、止血、解毒、斂瘡的功效。銅綠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皮膚瘙癢、腳氣、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等出血症狀。

歸納上述介紹,中藥方劑「 下(疒番)丸 」主要成分是白礬、銅綠、桃仁、雄黃、五味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湧吐、驅蟲殺蟲、止癢、退翳、止血、斂瘡、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固澀收斂、補氣、補腎、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疾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下(疒番)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子宮下垂

相同名稱方劑


下(疒番)丸, 出處:《集成良方三百種》上冊。 組成:枯礬6兩,銅綠5錢,桃仁1兩,雄黃1兩,五味子5錢。 主治:除小腸濕熱。主治:婦人陰中生物,如蛇如茄,名曰陰挺,痛癢難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