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辛膏

XI XIN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胃經 15%
肺經 11%
肝經 9%
心經 9%
大腸經 9%
心包經 9%
膀胱經 5%
腎經 5%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細辛膏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細辛的藥性: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肺化痰、通鼻竅的功效。

2. 方劑的組成目的: 細辛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咳嗽等症狀。細辛可散寒止痛,溫肺化痰,通鼻竅,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細辛是細辛膏中的重要藥材,其藥性與方劑的組成目的相契合,可有效改善相關症狀。

細辛膏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散寒止痛功效: 細辛性溫,善於散寒止痛,而防風性微溫,善於祛風止痛,二者皆能疏通經絡,溫經止痛。細辛辛散直達病所,防風則能引藥上行,相輔相成,更能有效地散寒止痛。
  2. 調節藥性,防止燥烈傷陰: 細辛性溫燥,長期服用易傷陰。防風性微溫,能緩解細辛的燥烈之性,起到調節藥性,防止燥烈傷陰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

細辛膏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瀉火解毒: 細辛性溫,善於祛風散寒,但若風寒之邪鬱而化熱,則易傷津耗氣。大黃性寒,味苦,能瀉熱解毒,清熱燥濕,可有效緩解細辛溫熱之性,避免傷津耗氣,使藥效更平和。
  2. 引導藥力: 細辛膏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大黃加入後,可引導細辛之藥力深入經絡,直達病所,提高藥效。同時,大黃亦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藥物吸收和發揮作用。

細辛膏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細辛膏主要功效為溫經散寒止痛,但部分病症可能伴隨熱毒。黃芩味苦寒,善清熱解毒,能與細辛相配,既可緩解熱毒,又不損寒性,使藥性更為平和。

2. 抑制細辛毒性: 細辛性溫熱,用量過大易傷津耗氣。黃芩性寒,能抑制細辛的燥烈之性,防止其過於傷陰,使藥效更趨穩定,安全性更高。

細辛膏中加入花椒,主要是因為其 溫熱止痛 的功效。

細辛性溫,花椒亦溫熱,兩者皆具溫經散寒之效,可有效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等。同時,花椒亦可麻痺神經,進一步減輕疼痛感

此外,花椒亦有殺菌消炎的功效,可輔助細辛抗炎止痛,增強藥效。因此,花椒在細辛膏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提升治療效果。

細辛膏中加入蜂蠟,主要考量以下兩個原因:

  1. 增稠作用:蜂蠟具有良好的黏稠性,可使膏藥質地更稠厚,不易流動,便於塗抹及敷貼於患處,延長藥效發揮時間。
  2. 保護作用:蜂蠟形成的薄膜,能阻隔外界空氣和水分,減少藥物揮發,保持藥效,並能保護患處免受外界刺激,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細辛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細辛、防風、大黃、黃芩、花椒、蜂蠟等。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蜂蠟具有潤燥、止痛、解毒、生肌、拔毒、消腫的功效。

「細辛膏」的主治功效是小孩子的耳聾,可能是因為腦部發熱、水進入耳朵、或是風吹引起。

「細辛膏」的使用方法是將藥膏塗抹於耳內,一日一次,連用七天。

「細辛膏」的注意事項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總結:中藥方劑「細辛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細辛、防風、大黃、黃芩、花椒、蜂蠟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咳化痰等功效,主治功效是小孩子的耳聾,可能是因為腦部發熱、水進入耳朵、或是風吹引起。

傳統服藥法


細辛(去苗葉)3分,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3分,桂(去粗皮)3分,芎藭3分,吳茱萸(湯洗,焙,炒)3分,皂莢(炙,刮,去皮並子)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
上為細末。以醋浸一宿,入豬脂,銀器中微火煎,候附子色黃,去滓,傾入盒中澄凝。
以棉裹少許,納鼻中,兼以摩頂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兒童用量應根據年齡、體重等情況進行調整。
  2. 本方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皮膚。
  3.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耳聾鼻塞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流鼻涕白痰,白鼻涕頭部發冷

相同名稱方劑


細辛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七。 組成:細辛(去苗葉)半兩。 主治:腦門爲風冷所客,小兒鼻多涕。

細辛膏, 出處:《外台》卷三十五引《古今錄驗》。 組成:細辛1分,通草1分,辛夷仁1分半,杏仁2分(去皮)。 主治:小兒鼻塞不通。

細辛膏,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細辛1分,防風(去蘆頭)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黃芩1分,川椒半兩(去目),蠟半兩。 主治:小兒耳聾,或因腦熱,或因水入,或因吹著者。

細辛膏, 出處:《千金》卷六。 組成:細辛18铢,蜀椒18铢,乾薑18铢,川芎18铢,吳茱萸18铢,附子18铢,桂心1兩,皂莢屑半兩,豬膏1升。 主治:鼻塞,常有清涕出。腦冷,清涕出不已。

細辛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六。 組成:細辛(去苗葉)3分,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3分,桂(去粗皮)3分,川芎3分,吳茱萸(湯洗,焙,炒)3分,皂莢(炙,刮,去皮并子)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 主治:鼻多清涕。

細辛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 組成:細辛(去苗葉)2兩,烏喙2兩,莽草2兩,續斷2兩,石南2兩,辛夷仁2兩,皂莢2兩,澤蘭(去苗)2兩,白芷2兩,防風(去叉)2兩,白朮2兩,松葉2兩,竹葉2兩,豬脂半斤,生麻油1斤。 主治:頭瘡有蟲,變成白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