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散

XIAN T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3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脾經 19%
肝經 14%
膀胱經 9%
胃經 9%
腎經 9%
心經 9%
膽經 5%
心包經 4%
肺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仙桃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止癢: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止癢、解表散寒之效。仙桃散主治濕疹、皮炎等皮膚病,而防風可有效祛除風邪,止癢止痛,改善皮膚症狀。
  2. 疏散風寒:仙桃散方中往往還包含其他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作用的藥物,而防風則可起到疏散風寒、調節氣血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導致身體受寒。

因此,仙桃散中加入防風,能有效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仙桃散方劑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如下:

  1. 散寒止痛: 白芷性溫,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風寒入侵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與仙桃散中其他藥材如川芎、蒼朮等共同作用,達到散寒止痛的功效。
  2. 通竅止癢: 白芷具有通竅止癢的功效,可改善鼻塞、鼻癢等症狀,對於因風寒引起的皮膚瘙癢也有一定的療效,與仙桃散中其他藥材如荊芥、防風等共同作用,達到通竅止癢的效果。

白芷在仙桃散中,發揮著散寒止痛、通竅止癢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風寒感冒的功效。

仙桃散中包含細辛,主要原因有二:

一、 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之效。仙桃散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肺,或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氣喘、胸痛等症,細辛可以溫肺散寒,止咳平喘,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二、 宣肺通竅:細辛辛散之性,能宣肺通竅,利於鼻竅通暢。仙桃散中常配伍辛涼解表藥物,如薄荷、荊芥等,細辛與之配合,可以促進藥效的發揮,更有效地解除鼻塞、流涕等症狀。

仙桃散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散寒邪: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仙桃散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肌膚所致的皮膚病,如凍瘡、風疹等。花椒可以溫散寒邪,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這些病症。
  2. 止痛止癢:花椒中的揮發油具有麻醉止痛的效果,可以減輕患處的疼痛和瘙癢。對於一些伴有疼痛或瘙癢的皮膚病,花椒可以起到止痛止癢的作用,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主治功效


仙桃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仙桃散主治風牙疼痛,伴有膿血及口臭。

方劑組成及功效

  • 防風: 解表、祛風、止痛。
  • 白芷: 消炎、鎮痛、通鼻塞。
  • 細辛: 溫肺化痰、發汗驅寒、止痛。
  • 花椒: 除濕、殺蟲、止癢。
  • 桃根節: 未提供單獨的功效,但在此方劑中,推測其可能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治療原理

此方劑以祛風止痛為主,兼顧消炎、除臭。

  1. 祛風止痛:
    • 中醫認為“風邪”是導致牙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防風、白芷、細辛皆有祛風之效,能驅散侵襲牙齒及周圍組織的風邪。
    • 防風、白芷、細辛均有止痛作用,可緩解牙痛症狀。
  2. 消炎除臭:
    • 牙痛伴有膿血,說明存在炎症。白芷具有消炎作用,可減輕牙齦及周圍組織的炎症。
    • 口臭多因胃火上炎或口腔不潔所致。方中花椒具有除濕殺蟲的作用,可能有助於去除口腔內的穢濁之氣,改善口臭。
    • 桃根節與其它藥物協同作用,可能可以加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綜合分析

仙桃散以祛風藥為主,結合消炎、除臭的藥物,從而達到治療風牙疼痛、伴有膿血及口臭的目的。其主要通過祛風、止痛、消炎來緩解症狀,改善口腔環境。方中的桃根節的作用不夠明確,從方劑的整體功效推測其可能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古文記載「熱呷滿口,候冷吐去。或每日揩牙,溫水漱之」,提示此方劑可以煎湯含漱,也可以作為牙粉擦牙後用溫水漱口,兩種用法均可以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防風(去蘆頭)1兩,桃根節1兩,香白芷1兩,細辛(去葉土)1兩,川椒(去目)半兩。
上為細末。
每用3錢,水7分,煎至5分,熱呷滿口,候冷吐去;或每日揩牙,溫水漱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桃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組成:防風(去蘆頭)1兩,桃根節1兩,香白芷1兩,細辛(去葉土)1兩,川椒(去目)半兩。 主治:風牙疼,有膿血並口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