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退黃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黃疸病機多與肝氣鬱結、脾失健運有關,香附可疏肝理氣,使肝氣舒暢,脾胃功能恢復,從而改善黃疸症狀。
- 行氣活血,通利小便: 香附還具有行氣活血、通利小便的功效。黃疸患者常伴有小便不利、腹脹等症狀,香附可行氣活血,通利小便,從而緩解症狀,促進黃疸消退。
因此,退黃丸中加入香附,不僅可以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還可行氣活血,通利小便,對治療黃疸具有重要的意義。
退黃丸中加入鐵砂,主要源於以下兩點原因:
- 「鐵砂」非鐵砂: 方劑中的「鐵砂」並非現代所指的鐵屑,而是指一種礦石,其成分以鐵氧化物為主,也含有少量其他礦物質。傳統中醫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黃疸、熱毒血痢等症。
- 配合藥性: 鐵砂配合其他藥物,可加強退黃丸的整體功效。例如,鐵砂與黃連、梔子等清熱解毒藥物搭配,可增強其清熱瀉火的效果,達到治療黃疸的目的。
退黃丸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 緩解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之功效。退黃丸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性較強的藥材,甘草可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減少副作用的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和胃止嘔,並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黃芩、茵陳等藥材配伍,可更有效地清熱利濕、退黃解毒,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退黃丸方劑中使用蒼朮,主要基於其兩大功效:
-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性溫,能燥濕健脾,對於因脾虛濕盛導致的黃疸,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蒼朮可以祛除脾胃濕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從而改善黃疸症狀。
- 利水滲濕: 蒼朮還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減少水腫,從而減輕黃疸的症狀。
因此,退黃丸中使用蒼朮,是為了發揮其燥濕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黃疸的目的。
退黃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利用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化痰、健脾和胃之效。退黃丸多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而陳皮能疏肝理氣,使氣機疏通,並能燥濕化痰,減少濕熱鬱積,從而達到清熱利濕、退黃的作用。
此外,陳皮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促進脾胃運化,有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進一步提升退黃丸的療效。
退黃丸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厚朴的以下功效:
- 燥濕化痰:厚朴性溫燥,善於燥濕化痰,對於因濕熱內蘊而導致的黃疸,具有很好的療效。
- 行氣止痛:厚朴能行氣止痛,對於黃疸伴隨的肝氣鬱滯、腹痛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總之,厚朴在退黃丸中發揮著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黃疸及相關症狀。
退黃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和胃,降逆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止嘔,並能疏肝理氣,使肝氣暢達,避免肝氣犯胃,達到止嘔的效果。對於黃疸患者常伴隨的噁心、嘔吐症狀,生薑能起到輔助緩解作用。
- 溫中散寒,助陽化氣: 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能溫暖脾胃,促進陽氣生發,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寒導致的黃疸。此外,生薑還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從而有利於黃疸的消退。
退黃丸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脾胃,養血生津: 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之效。退黃丸多用於治療黃疸,而黃疸常伴隨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大棗可以補益脾胃,促進消化吸收,同時滋養氣血,有助於改善黃疸症狀。
-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 退黃丸中可能含有較寒涼的藥材,例如茵陳蒿、梔子等。大棗性溫,加入藥方中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弊的作用,避免寒涼藥性對脾胃造成損傷,進而提升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退黃丸」
退黃丸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香附、鐵砂、甘草、蒼朮、陳皮、厚朴、生薑、大棗等。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鐵砂: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甘草: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蒼朮:芳香化濕,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厚朴性溫,辛散苦燥,有助於祛除體內濕氣,緩解腸胃脹氣、腹瀉等症狀。厚朴能降氣緩脹,增排氣排空,緩解脹氣、食慾不振。厚朴能夠增強胃腸的蠕動和分泌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厚朴含有揮發油及厚朴甲醚、乙醚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殺蟲驅蟲作用。
生薑: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B1、B2、C、鐵元素、黃酮類、皁苷類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大棗適用於緩解因氣滯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改善腸道菌羣,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功能,達到止瀉效果;可調經理氣,改善氣血不足、肝鬱脾虛等症;可止咳化痰,緩解咳嗽症狀;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貧血癥狀;可補中益氣、健脾胃,改善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可補血養肝,促進肝臟新陳代謝,提高解毒能力;可健運脾胃,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主治功效:積聚導致皮膚發黃
總結:中藥方劑「退黃丸」的主要成分為香附、鐵砂、甘草、蒼朮、陳皮、厚朴、生薑、大棗,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退黃丸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青礬2兩,平胃散6兩。
夾氣腫者,加樟樹皮5錢,木香2錢,香附2兩;夾血腫及產後腫者,加四物湯1料。
退黃。
青礬鍋內溶化,入陳黃米4升,用醋拌勻,慢火炒令煙盡為度,加入平胃散同炒少頃,去火毒;水腫合四苓散一料同炒,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70丸,空心臨臥陳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退黃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青礬2兩,平胃散6兩。 主治:退黃。主治:黃病。
退黃丸, 出處:《袖珍》卷三。 組成:香附末4兩,平胃散4兩,針砂4兩(炒3次)。 主治:積聚發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