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香麻散方中加入香附,乃因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解肝氣鬱結,緩解胸脅脹痛,並能調暢氣機,消除腹脹、腹痛等症狀。
香麻散主治婦女經期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而香附的疏肝理氣作用,恰能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諸多不適,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香麻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産後兒枕塊痛」,即產後因惡露不盡或血瘀滯留胞宮,導致小腹硬痛(俗稱「兒枕痛」)的病症。古代醫家認為,此痛多屬「血瘀氣滯」,治療需兼顧行氣活血、散瘀止痛。
組成與邏輯推理
香附子(香附):
- 性味辛、微苦、平,入肝、三焦經,爲「氣病之總司」。
- 功效重在疏肝解鬱、理氣寬中,能通調氣機以助血行,間接化解血瘀。產後氣滯血瘀者,香附可疏通經絡滯氣,改善氣血壅塞所致的腹痛。
苧麻(苧麻根或葉):
- 性味甘寒,傳統用於涼血止血、散瘀消腫,尤擅治產後瘀熱腹痛或惡露不暢。
- 其活血效能緩解局部充血,搭配香附的氣分藥,形成「氣行則血行」的協同作用。
治療原理
此方以「氣血雙調」為核心:
- 氣滯血瘀並治:香附主攻氣分,苧麻偏重血分,二者結合可破除產後氣機鬱滯與血瘀互結的病理狀態。
- 黑霜製劑特性:中藥「黑霜」多經炒炭或特殊炮製,能增強收斂止血兼化瘀之效(如《本草綱目》載血見黑則止,但炭藥亦存「止血不忘留瘀」之巧)。
- 白湯送服:白湯(米湯或熱水)溫中和胃,助藥力緩行,適合產後體虛者,避免攻伐過猛。
結論
香麻散雖藥味簡少,但契合產後「多虛多瘀」的病機,通過理氣活血、緩消癥塊,達到止痛目的,體現古代方劑「簡而專」的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香附子、苧麻。
上藥製成黑霜。
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香麻散,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香附子、苎麻。 主治:産後兒枕塊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