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地六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地六湯多用於陰虛血虧、精血不足所致的病症,熟地黃可補益陰血,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眼花等症狀。
- 配合藥性: 地六湯其他藥物,如山藥、茯苓等,多偏於健脾益氣,熟地黃加入後可平衡藥性,使補益陰血和健脾益氣相輔相成,提高藥效。
熟地黃的加入,使地六湯的補益功效更為全面,更能有效改善陰虛血虧等症狀。
地六湯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補腎,潤腸通便: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大腸經,具有滋陰補腎、潤腸通便的功效。地六湯常用於治療腎虛、腸燥便祕等症,肉蓯蓉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加強滋陰補腎,潤腸通便的效果。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地六湯中其他藥材如地黃、山藥等,多偏寒涼,而肉蓯蓉性溫,加入後可緩解藥性,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同時也能促進藥材的吸收,增強整體療效。
地六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源於其滋陰潤燥、養胃生津的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胃經,能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生津止渴,養胃生津。地六湯作為治療陰虛燥熱、津液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大便乾結等症的方劑,麥門冬的加入恰好能補其不足。其滋陰潤肺之效,可緩解肺燥引發的咳嗽、胸悶等症;其養胃生津之效,則可改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的症狀。因此,麥門冬是地六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地六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急止痛: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地六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凝滯、氣血瘀阻所致的腹痛,而白芍的緩急止痛作用可以緩解腹痛症狀,使氣血運行通暢。
- 養血和營: 白芍還能養血和營,滋陰潤燥。地六湯中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燥溼化痰的藥物,白芍可以起到滋陰的作用,防止藥性過燥,保護脾胃,使藥力更平和。
總而言之,白芍在緩急止痛、養血和營方面的作用,使它成爲地六湯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更好地發揮方劑的治療效果。
地六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滋陰清熱: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滋陰降火、清熱涼血的功效。地六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後期、陰虛內熱,症狀如口渴咽乾、心煩不寐、盜汗、虛熱等。生地黃可以滋陰降火,緩解熱症所致的燥熱症狀,使陰液充足,恢復平衡。
- 涼血止血: 生地黃還具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熱病過程中出現的出血情況,例如吐血、衄血、便血等。地六湯中加入生地黃,可以兼顧清熱和止血,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地六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安神定志: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滋陰潤燥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症狀,柏子仁能起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作用。
2. 補腎益精: 柏子仁還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眩暈、遺精早泄等症狀,柏子仁能起到滋補腎精、改善腎虛症狀的作用。
因此,地六湯中加入柏子仁,能夠有效地改善心腎不交、心神不安、腎虛等症狀,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地六湯
地六湯,為中藥方劑之一,由熟地黃、肉蓯蓉、麥門冬、白芍、生地黃、柏子仁等六味藥物組成,具有滋陰補虛、生津止渴、潤燥滑腸之效,主治體內水分不足,津液枯竭,導致大便乾燥結塊,難以排出。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肉蓯蓉:補腎壯陽、益精血。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柏子仁: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
地六湯的藥物組成,各司其職,共同發揮滋陰補虛、生津止渴、潤燥滑腸之效。臨牀常用於治療大便乾燥、口渴、咽乾、心悸、失眠、盜汗等症。
地六湯具有滋陰補虛、生津止渴、潤燥滑腸之效,主治體內水分不足,津液枯竭,導致大便乾燥結塊,難以排出。方中熟地黃滋陰補血,肉蓯蓉補腎壯陽,麥門冬養陰生津,白芍平肝息風,生地黃清熱涼血,柏子仁安神鎮靜,諸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虛、生津止渴、潤燥滑腸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陰虛腸燥所致的大便秘結,若有濕熱便秘,則不宜使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本方長期服用,應定期複查肝腎功能。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地六湯, 出處:《虛損啓微》卷下。 組成:熟地6錢,蓯蓉3錢(漂談),麥冬3錢,白芍1錢,生地3錢,柏子仁2錢。 主治:水虧液涸,大便秘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