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地六湯

DI LIU TANG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心經 25%
肝經 22%
腎經 20%
肺經 11%
大腸經 9%
脾經 5%
胃經 5%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水虧液涸,大便秘結。

方劑組成解釋

熟地黃性味甘、溫。主治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發早白。

肉蓯蓉性甘,溫,鹹。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主腎陽虛衰、精血不足之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秘。

麥門冬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柏子仁性甘、平。主治養心安神、止汗、治驚悸、失眠、遺精、潤腸。用於虛煩失眠、心悸怔忡、陰虛盜汗、腸燥便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地六湯, 出處:《虛損啓微》卷下。 組成:熟地6錢,蓯蓉3錢(漂談),麥冬3錢,白芍1錢,生地3錢,柏子仁2錢。 主治:水虧液涸,大便秘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六成湯

相似度 66%

一陰煎

相似度 61%

蓯蓉丸

相似度 60%

養筋湯

相似度 60%

二地二冬湯

相似度 60%

補元益陰湯

相似度 57%

補水益元湯

相似度 57%

補水寧神湯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