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四聖散中加入紫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紫草性寒,味甘,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四聖散原本就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紫草可以加強其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熱毒壅滯、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瘡瘍腫毒、皮膚病等都有較好的療效。
-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紫草亦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熱毒瘡瘍引起的潰爛、腐肉生長等,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加味四聖散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水消腫:木通性寒,味甘苦,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淋止痛之效。四聖散原本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淋痛等症,加入木通可加強利水消腫之力,有助於清除濕熱,緩解症狀。
2. 通絡止痛:木通亦能通經絡,緩解因濕熱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對於濕熱所引起的腰痛、小腹疼痛等症,木通的加入可起到通絡止痛的輔助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加味四聖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氣固表: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之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四聖散本身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黃耆可避免藥性過寒,同時提升整體療效。
二、扶正祛邪:黃耆能補中益氣,使正氣充足,有助於抵抗外邪侵襲。四聖散治療的是邪氣入侵所致的疾病,黃耆的加入能增強抗病能力,促進病邪的清除,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四聖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效。方中加入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減輕疼痛,有助於治療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各種疾病。
二、疏風解表: 川芎兼具疏風解表之效,可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加味四聖散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而女性容易受寒邪侵襲,加入川芎有助於抵禦風寒,預防疾病復發。
加味四聖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四聖散中藥材性味偏寒涼,甘草可緩解藥性,避免寒涼過度傷脾胃。
-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並減輕其副作用。例如,甘草可增強黃芩的清熱燥濕作用,並減輕其對脾胃的損傷。
- 保護脾胃: 甘草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它能保護脾胃,避免其他藥材對其造成過度刺激。
因此,在加味四聖散中加入甘草,不僅能調和藥性、增強療效,還能保護脾胃,使藥效更加安全有效。
加味四聖散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補血的功效。四聖散本身以補腎固精為主,加入人參可提升藥效,進一步補益脾胃,促進氣血生化,使藥力更易於吸收,更能達到強健體魄的效果。
- 扶正祛邪: 人參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扶正氣以抗邪氣。四聖散治療的病症常伴有氣虛、腎虛等症,人參的補益作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幫助抵禦外邪入侵,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
加味四聖散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散風熱,止癢消腫:蟬蛻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止癢消腫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蟬蛻,可有效改善風熱之邪所致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二、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蟬蛻還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對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病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加味四聖散常用於治療皮膚病,而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病症也常伴隨皮膚症狀,故加入蟬蛻可起到多方面的功效。
主治功效
加味四聖散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主治
小兒瘡痘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澀,餘熱不除,一切惡候;或被風吹,復不見,入皮膚內者;小兒痘灌漿時,熱渴引水或作癢。
此方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本方由紫草、木通、黃耆、川芎、甘草、人參、蟬蛻組成。紫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木通清熱利尿,通淋排膿;黃耆補氣固表,利尿消腫;川芎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蟬蛻疏散風熱,透疹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可用於治療小兒瘡痘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澀,餘熱不除,一切惡候;或被風吹,復不見,入皮膚內者;小兒痘灌漿時,熱渴引水或作癢。
文獻參考
1.《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十六:「加味四聖散,治小兒痘疹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澀,餘熱不除,一切惡候;或被風吹,復不見,入皮膚內者;小兒痘灌漿時,熱渴引水或作癢。紫草、木通、黃耆、川芎、甘草、人參、蟬蛻,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2.《中醫方劑學》:「加味四聖散,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治小兒瘡痘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澀,餘熱不除,一切惡候;或被風吹,復不見,入皮膚內者;小兒痘灌漿時,熱渴引水或作癢。」
傳統服藥法
紫草、 木通(去節)、 枳殼(炒)、黃耆、 桂枝、 大黃(酒制)各等分。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四聖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紫草、木通(去節)、枳殼(炒)、黃耆、桂枝、大黃(酒制)各等分。 主治:痘癢,便秘。
加味四聖散, 出處:《直指小兒》卷五。 組成:紫草茸、木通、南木香、黃耆(微炒)、川芎、甘草各等分。 主治:小兒瘡痘出不快,及變陷者。
加味四聖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十二。 組成:紫草2錢,木通(去皮)2錢,川芎4分,甘草2分,白朮3分,茯苓3分,糯米木香(另磨)。 主治:痘疹大便秘結。
加味四聖散, 出處:《得效》卷十一。 組成:紫草茸、木通(去皮節)、南木香黃耆(炒)、川芎、甘草、人參各等分,蟬蛻(去足翼)10個。 主治:小兒瘡痘出不快,及變陷倒靨,小便赤澀,餘熱不除,一切惡候;或被風吹,復不見,入皮膚內者;小兒痘灌漿時,熱渴引水或作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