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固肌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表: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津之功效。肌表虛弱,易受風寒之邪侵襲,人參能補益正氣,使肌表固密,抵禦外邪入侵。
- 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人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疾病的侵襲。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肌表不固,人參能扶正祛邪,促進機體恢復。
人參固肌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表: 人參固肌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虛表虛所致的肌膚鬆弛、易受風寒等症狀。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抵抗外邪入侵,從而改善肌膚鬆弛,提高抵抗力。
- 協同作用: 人參固肌湯中其他藥物如人參、當歸等也具有補氣活血的作用,黃耆的加入可以增強補氣固表的效果,使整體方劑作用更加顯著,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固肌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人參固肌湯以人參補氣益血爲主,但人參性溫偏燥,若單獨服用易傷津耗氣。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能緩和人參的燥性,避免其對脾胃的損傷,使藥性更加平和。
-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能解毒和緩和藥性,並能增強人參補氣益血的作用,使整體方劑的功效更加顯著。同時,甘草還有助於緩解人參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提高治療的安全性。
人參固肌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的功效。人參固肌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血不足、肌膚乾燥、容易破裂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滋養肌膚,從根本上改善肌膚問題。
- 促進傷口癒合:當歸含有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抗炎消腫,促進傷口癒合。人參固肌湯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等疾病,當歸的活血化瘀和促進癒合作用可以加速傷口修復,減少疤痕形成。
人參固肌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蟬蛻,此成分的選擇有其獨特的理由。蟬蛻,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能有效促進人體的氣血循環,並增強免疫力。在中醫理論中,蟬蛻被視為一種清熱解毒的藥材,對於調理因虛弱或感冒而引起的不適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蟬蛻能夠幫助減輕肌肉緊張和疼痛,這對於鞏固肌肉功能和促進身體恢復是非常有益的。人參固肌湯的主要目的在於增強體質、補充氣虛的患者,而蟬蛻所具的輔助作用正好能平衡方劑中其他成分的效果,使整體療效更為協調。透過這樣的組合,方劑能針對身心疲憊、虛弱無力等症狀,提供更全面的調理,達到增強體質、恢復健康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人參固肌湯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痘瘡表發太過」,即痘疹外發過度,導致氣血耗傷、肌表不固,出現「痘痂黏肉不落」之症。古代痘疹(如天花)療程中,若發散過猛或正氣不足,雖痘已結痂,卻因肌肉虛弱無力托毒,使痂皮黏滯難脫,甚或久留生變。人參固肌湯旨在益氣固表、調和營血,助肌腠密實以促痂脫,屬「托裡斂瘡」之治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益氣固表為本
-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四味共築「補氣核心」。人參大補元氣,黃耆專固衛表,白朮健脾燥濕,甘草調和中洲。此組合針對痘後氣虛不能攝血固肌,透過補脾肺之氣,充實肌表衛外之力。
養血和營為輔
- 當歸、芍藥:當歸活血養血,芍藥(宜用白芍)斂陰和營。痘瘡耗血,營血不足則肌失濡養,此二藥助氣血相生,使肌膚得潤而痂易脫。
滲濕通利為佐
- 茯苓、木通:茯苓淡滲利濕,防補益藥滯脾;木通(古用白木通)清利濕熱,導殘餘疹毒下行。痘痂黏膩,恐夾濕濁內阻,微通水道以助邪出。
輕清透邪為使
- 蟬蛻:性涼質輕,善祛風透疹。此處非為發散,而藉其輕揚之性,清解殘留風熱,助痂皮鬆動。
- 糯米:甘平黏潤,可緩和藥性、滋養胃陰,兼制諸藥之燥,護脾胃以資化源。
三、全方配伍思維
此方以「補托」為主軸,針對痘後氣血兩虛、肌腠鬆弛之病機,益氣以實衛,養血以潤肌,佐少量滲濕通利之品,使補而不滯、邪有去路。蟬蛻與糯米一動一靜,既助外邪透散,又護內臟陰液,體現「攻補兼施」之妙。全方偏溫補,適用於「虛證痂黏」,若痘毒未清或熱盛者則非所宜。
四、延伸推論
從現代角度理解,此方或可調節免疫功能、促進皮膚修復,然須符合中醫「氣虛肌弱」之辨證。其組方嚴謹,層次分明,展現古代醫家對痘疹後期調護之精細考量。
傳統服藥法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芍藥、茯苓、甘草、木通、蟬蛻、糯米。
每服3錢,水1盞,煎至半盞,徐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痘瘡發疹後使用,若在痘瘡未發疹前使用,則會加重痘瘡的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出現虛火上炎的症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固肌湯,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六。 組成:黃耆、人參、甘草、當歸、白朮、茯苓、棗仁、忍冬、連翹。 主治:痘瘡表虛,斑爛不能收靨。
人參固肌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當歸、蟬蛻各等分。 主治:痘瘡表發大過,致肌肉不密,痘痂粘肉,久不落者。
人參固肌湯, 出處:《痘麻绀珠》卷十七。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當歸、芍藥、茯苓、甘草、木通、蟬蛻、糯米。 主治:痘瘡表散太過,傷其津液,以致腠理虛澀,無力脫卻,結痂至半月一月,粘肉不脫,或發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