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黃耆性甘、微溫。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當歸性味甘辛、苦、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後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症。
蟬蛻性味甘、鹹、涼。主治疏風散熱、以透散為能、既可解表之肺經風熱、又可散裡之肝經風熱。疏散風熱、透疹止癢 明目退翳 祛風止痙。
人參固肌湯,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六。 組成:黃耆、人參、甘草、當歸、白朮、茯苓、棗仁、忍冬、連翹。 主治:痘瘡表虛,斑爛不能收靨。
人參固肌湯,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當歸、蟬蛻各等分。 主治:痘瘡表發大過,致肌肉不密,痘痂粘肉,久不落者。
人參固肌湯, 出處:《痘麻绀珠》卷十七。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當歸、芍藥、茯苓、甘草、木通、蟬蛻、糯米。 主治:痘瘡表散太過,傷其津液,以致腠理虛澀,無力脫卻,結痂至半月一月,粘肉不脫,或發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