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堅中丸

JIAN ZHONG WAN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4%
心經 12%
膀胱經 12%
大腸經 12%
腎經 10%
胃經 10%
肝經 8%
肺經 6%
膽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脾胃受濕,滑泄註下。

傳統服藥法

黃連(去須)1兩,黃柏1兩,赤茯苓(去皮)1兩,澤瀉1兩,白朮1兩,陳皮半兩,肉豆蔻半兩,人參半兩,白芍藥半兩,官桂半兩,半夏曲半兩。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70丸,食前溫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黃柏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陰虛火旺、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盜汗骨蒸。

赤茯苓性甘,淡,平。主要功效行水;利濕熱。主小便不利;水腫;淋濁;洩瀉

澤瀉性味甘、淡、寒。主治利水、滲濕、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肉荳蔻性辛,溫。主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冷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宿食不消。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白芍性苦、酸、微寒。主治平肝止痛、斂陰止汗、養血和營。治療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崩漏、自汗、盜汗、脅肋脘腹疼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等症。

肉桂性辛、甘、熱。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

半夏曲性《飲片新參》:"苦辛,平"。主要功效《飲片新參》:"化痰止咳,消食積,治洩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堅中丸,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六。 組成:黃連(去須)1兩,黃柏1兩,赤茯苓(去皮)1兩,澤瀉1兩,白朮1兩,陳皮半兩,肉豆蔻半兩,人參半兩,白芍藥半兩,官桂半兩,半夏曲半兩。 主治:脾胃受濕,滑泄注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平補枳朮丸

相似度 55%

氣疝飲

相似度 55%

實脾湯

相似度 55%

參朮實脾湯

相似度 55%

肺痹湯

相似度 54%

益陰散

相似度 52%

制肝益火湯

相似度 52%

白朮茯苓丸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