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兼攻湯

JIAN GONG TANG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胃經 31%
肺經 26%
脾經 23%
心經 13%
肝經 3%
大腸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感邪氣於一時,即狂呼大叫,見人大駡,大渴索飲,身出大汗,有似亡陽。

傳統服藥法

石膏5錢,人參3錢,白朮1兩,厚朴2錢,天南星3錢,半夏3錢,陳皮1錢,麥冬1兩。
瀉火平胃,祛痰養脾。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人參性甘、微苦、微溫。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厚朴性苦、辛、溫。主治燥濕消痰、下氣除滿。用於濕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

天南星性味苦、辛、溫、有毒。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麥門冬性甘、微苦、寒。主治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 治肺燥乾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乾口燥、便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兼攻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 組成:石膏5錢,人參3錢,白朮1兩,厚朴2錢,天南星3錢,半夏3錢,陳皮1錢,麥冬1兩。 主治:瀉火平胃,祛痰養脾。主治:感邪氣於一時,即狂呼大叫,見人大駡,大渴索飲,身出大汗,有似亡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人參麥門冬散

相似度 71%

麥冬參朮散

相似度 71%

解酲飲

相似度 66%

消惡湯

相似度 66%

化痰健脾丸

相似度 62%

正氣回生湯

相似度 62%

香朴丸

相似度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