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飲
JU GENG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桔梗飲」方劑中含有「桔梗」,其原因主要為兩點:
- 宣肺利咽: 桔梗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功效。因此,在「桔梗飲」中,桔梗能有效緩解因肺氣鬱閉、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咽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 排膿消腫: 桔梗還具有排膿消腫的功效,能促進膿液排出,消散局部腫脹。對於因感染、外傷等原因引起的膿腫、瘡瘍,桔梗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在「桔梗飲」中加入桔梗,可以發揮其宣肺利咽、排膿消腫的功效,有效治療相關疾病。
桔梗飲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止咳: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清熱利咽的功效。與桔梗、甘草等藥材配合,可增強清熱化痰、宣肺止咳之效,適用於風熱犯肺、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
- 利水消腫:桑白皮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可協助桔梗利水排毒,減輕肺部水腫,改善呼吸道炎症。
桔梗飲中加入川貝母,是基於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
桔梗飲主治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症狀包括咳嗽痰粘、咽喉乾燥、口渴等。而川貝母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緩解桔梗飲中桔梗的燥性,避免傷津。
此外,川貝母還可與桔梗共同作用,起到宣肺化痰、利咽止咳的效果,進一步緩解咳嗽症狀,提高療效。
桔梗飲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 桔梗飲以利咽止咳為主,但同時也需考慮肺氣鬱阻導致痰液不易排出之症。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可幫助排除肺中濕痰,促進氣機通暢,利於痰液排出,輔助桔梗止咳化痰。
- 健脾和胃: 桔梗飲中可能加入其他藥物,如甘草、麥冬等,這些藥物可能存在損傷脾胃之虞。茯苓能健脾和胃,補益脾氣,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使藥物更易於吸收,提高療效。
桔梗飲中加入大青葉,主要是針對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桔梗飲本身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而大青葉則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對於熱毒壅盛,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此外,大青葉的寒涼之性,能有效緩解桔梗飲中某些藥材的燥熱之性,使藥效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因此,大青葉的加入,可謂是錦上添花,提升了桔梗飲的療效。
桔梗飲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斂肺止咳:桔梗性寒,善於宣肺化痰,但其散寒之力較弱,易於傷肺氣。五味子味酸,性溫,具有斂肺止咳、固精縮尿之效,可補肺氣、溫肺陽,與桔梗相配,可避免桔梗傷肺,並增強其止咳化痰之效。
- 固護津液:桔梗飲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胸悶等症,而五味子能固護津液,防止因肺熱而津液耗損,從而使藥效更持久、更全面。
桔梗飲中包含人參,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補氣健脾:桔梗飲主治肺氣不足,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脫、生津止渴的功效,可增強肺氣,改善肺功能,並助於化痰止咳,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 扶正祛邪:桔梗飲中除了桔梗、人參,還含有甘草、杏仁等藥物,共同作用於肺部,達到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的目的。人參可增強人體正氣,抵抗外邪入侵,進一步提高藥效,使治療更為有效。
桔梗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桔梗性寒,味辛,具有宣肺、利咽、排膿的作用。甘草性甘,味平,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兩者配伍,可以互相調和,避免桔梗寒性過強,對脾胃造成負擔。
- 增強療效:甘草可以增強桔梗的宣肺、利咽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同時,甘草還能緩解桔梗所致的口乾舌燥等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用藥體驗。
主治功效
桔梗飲,是傳統中醫用於治療小兒上氣咳嗽和不得安臥的中藥方劑,由桔梗、桑白皮、川貝母、茯苓、大青葉、五味子、人參、甘草等八味中藥組成。
桔梗,味甘辛,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桑白皮,味苦、澀,性寒,歸肺、腎經,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它能清肺熱、止咳化痰、促進尿液分泌、增加腎臟血流量、降血壓、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部通氣量、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肺部損傷、保護肺部健康、散營衛之瘀滯、發散陳血、止血化瘀、宣通經絡、疏導氣血、調和營衛,使血行流暢、瘀血化解。桑白皮的散血功效尤適用於血瘀經閉、跌打損傷、症瘕痞瘕等症。
川貝母,味甘,性微寒,歸肺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大青葉,味苦,性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血、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等功效。常 используетс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жара в теле, малярии, простуды, лихорадки, боли в горле, кровотечения, отравления, воспаления,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печени и почек.
五味子,味酸、澀,性溫,歸肺、腎、心經,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桔梗飲組方嚴謹,藥效顯著,是治療小兒上氣咳嗽和不得安臥的常用中藥方劑。在臨牀上,桔梗飲常與其他中藥方劑聯合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桔梗(銼,炒)1兩,桑根白皮(銼)3分,貝母(去心)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大青3分,五味子3分,吳藍3分,人參3分,甘草(炙,銼)1兩半。
上為粉末。
每服1錢匕,水八,煎至4分,去滓,食後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利咽止咳的功效,適用於小兒上氣咳嗽,不得安卧。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桔梗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組成:桔梗(銼,炒)1兩,桑根白皮(銼)3分,貝母(去心)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大青3分,五味子3分,吳藍3分,人參3分,甘草(炙,銼)1兩半。 主治:小兒上氣咳嗽,不得安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