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熱生胃湯

QU RE SHENG W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2%
胃經 20%
腎經 17%
心經 15%
脾經 9%
膀胱經 3%
肝經 3%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祛熱生胃湯

整體功效

清熱生津,止渴止汗。

主治

凡有火熱而發狂,或汗如雨下,口渴舌燥,或如芒刺者。

本方由石膏、知母、人參、玄參、茯苓、麥門冬、車前子組成,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止汗的功效。主治火熱內盛所致的發狂、汗出過多、口渴舌燥等症。

中藥功效分類

  • 清熱藥:石膏、知母、玄參
  • 生津藥:人參、麥門冬、車前子
  • 止渴藥:石膏、知母、玄參、麥門冬
  • 止汗藥:石膏、知母、玄參、茯苓、麥門冬、車前子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六:「祛熱生胃湯,治火熱內盛,發狂、汗出過多、口渴舌燥、或如芒刺者。」
  2. 中醫方劑學》第十三章:「祛熱生胃湯,清熱生津,止渴止汗。主治火熱內盛所致的發狂、汗出過多、口渴舌燥等症。」

傳統服藥法


石膏3兩,知母3錢,人參5錢,元參3兩,茯苓1兩,麥冬3兩,車前子5錢。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石膏、知母清熱瀉火;人參、玄參、茯苓、麥門冬益氣生津;車前子利尿通淋。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生津、止渴止汗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有胃寒、脾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癲狂狂躁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祛熱生胃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六。 組成:石膏3兩,知母3錢,人參5錢,元參3兩,茯苓1兩,麥冬3兩,車前子5錢。 主治:凡有火熱而發狂,或汗如雨下,口渴舌燥,或如芒刺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