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救腑回陽湯以人參為君藥,其原因如下:
- 回陽救逆: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回陽救逆之效。救腑回陽湯用於陽氣虛衰、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的危重症,人參可溫補元陽,回護心陽,改善肢冷脈微之症。
- 扶正祛邪:人參能補氣益血,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病邪侵襲。救腑回陽湯中多用於邪氣入侵、正氣虛衰的狀態,人參可扶正固本,增強機體抗病能力,使病邪易於清除。
救腑回陽湯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回陽救逆:附子性溫熱,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的功效。對於陽氣虛衰、寒邪內侵所致的陽氣不足、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症,附子能溫煦陽氣,回陽救逆,恢復機體正氣,起到救治危重症的作用。
- 溫腎助陽:救腑回陽湯常用於治療腎陽不足、脾腎陽虛導致的寒濕內侵、脾胃虛寒等症。附子溫腎壯陽,能補益腎陽,溫化寒濕,使脾胃恢復運化功能,從根本上改善症狀。
救腑回陽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回陽救逆: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之功效。對於陽氣虛衰、寒凝血脈導致的亡陽證,如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肉桂可溫煦陽氣,回陽救逆,改善患者的寒凝脈阻。
2. 助藥力:肉桂性溫,味辛,能促進藥物運行,加速藥物吸收,並能引藥直達病所。在救腑回陽湯中,肉桂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其功效,共同達到溫陽回陽、救逆固脫的效果。
救腑回陽湯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助陽,回陽救逆: 巴戟天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益氣固精的功效。對於寒邪侵襲、陽氣不足導致的亡陽證,巴戟天可溫補腎陽,回陽救逆,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回陽救逆的作用。
- 補氣固脫,扶正祛邪: 巴戟天兼具補氣固脫的功效,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對於亡陽證伴有氣脫、脈微欲絕的情況,巴戟天可補氣固脫,扶正祛邪,幫助患者恢復元氣,增強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主治功效
救腑回陽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救腑回陽湯主治「嚴寒之時,忽感陰冷直入于腑,手足身皆冷,面目色青,口嘔清水,腹中雷鳴,胸脅逆滿,體寒發顫,腹中覺有冷氣一裹直衝而上,猝不知人。」 簡單來說,本方劑主要針對陰寒之邪直中臟腑所導致的危急重症。患者會出現一系列陽氣衰微、陰寒內盛的症狀,如四肢厥冷、面色青白、嘔吐清水、腹痛腹瀉、甚至昏厥等。
治療原理:
救腑回陽湯的治療原理,正如方名所示,在於「救腑」與「回陽」。
回陽救逆:方中重用巴戟天為君藥,其性溫,入心、腎經,能補心腎之陽。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陽振奮,則能溫煦全身;腎為先天之本,腎陽充足,則能溫養諸臟。心腎陽氣旺盛,則三焦之火亦隨之旺盛。三焦為水火之通道,元氣之所別使,三焦火旺,則能通行諸陽,溫煦全身,祛除陰寒。
溫補脾胃: 人參大補元氣,尤其善補脾胃之氣。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則運化失司,陽氣生化無源,故用人參補益脾胃,以助陽氣的恢復。
溫經散寒: 附子、肉桂皆為辛熱之品,附子溫腎陽,肉桂溫脾陽,二者合用,能溫經散寒,助巴戟天溫陽之力,加速驅散體內陰寒之邪。
綜合分析:
救腑回陽湯以巴戟天為君,溫補心腎之陽以治本;以人參為輔,補益脾胃之氣以扶正;以附子、肉桂為佐使,溫經散寒以祛邪。四藥合用,標本兼顧,共奏回陽救逆、溫中散寒之功。
方中巴戟天的運用尤為精妙。傳統觀點多以人參、附子、肉桂為回陽救逆的主藥,而此方獨闢蹊徑,重用巴戟天,實乃深諳「心腎為人身之大主」的道理。巴戟天不僅能溫補心腎之陽,還能「生胃氣而回陽」,這對於陽氣暴脫、脾胃虛寒的危急重症尤為重要。
正如古文所言:「方用參扶胃,桂、附回陽,更借巴戟補心腎火,心腎火旺,三焦火更旺,且生胃氣回陽,故用為君,尤統三位健將掃蕩祛除,所以一劑奏功,陽回陰邪立散。」
總而言之,救腑回陽湯組方嚴謹,配伍精當,以回陽救逆為核心,兼顧扶正祛邪,實為治療陰寒直中臟腑危急重症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人參5錢,附子1錢,肉桂2錢,巴戟天1兩。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為急症方劑,不可久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腑回陽湯, 出處:《辨證錄》卷一。 組成:人參5錢,附子1錢,肉桂2錢,巴戟天1兩。 主治:嚴寒之時,忽感陰冷直入於腑,手足身皆冷,面目色青,口嘔清水,腹中雷鳴,胸脅逆滿,體寒發顫,腹中覺有冷氣一裹直衝而上,猝不知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